恰好符合自己的心意。※语或出《水浒传》第六三回。
王太守是个善懦之人,听得说了这话,便禀梁中书道:“梁山泊这一伙,朝廷几次尚且收捕他不得,何况我这里孤城小处。倘若这亡命之徒,引兵到来,朝廷救兵不迭,那时悔之晚矣!若论小官愚意,且姑存此二人性命。”……梁中书听了道:“知府言之极当。”先唤押牢节级蔡福发放道:“这两个贼徒,非同小可。你若是拘束得紧,诚恐丧命。若教你宽松,又怕他走了。你弟兄两个,早早晚晚,可紧可慢,在意坚固管候发落,休得时刻怠慢。”蔡福听了,心中暗喜。如此[1],正[2]下怀。领了钧旨,自去牢中安慰他两个,不在话下。
[1]发放:处分发落。
[2]中:音zhòng,符合。
“正中下怀”的“下怀”乃谦称自己的心意。例如《红楼梦》第一○回提到贾珍因为媳妇秦氏生病,请了一位大夫张先生来看病,贾珍说:“就请先生进去看看儿妇,仰仗高明,以释下怀。”意思就是说仰仗先生高明的医术,来消解我内心的疑虑。而“正中下怀”一语则是表示别人意见恰好符合自己的心意。这句成语常见于小说,例如《水浒传》第六三回提到卢俊义和石秀一起身陷官府,梁山泊好汉们知道后,写了多封信给梁中书。梁中书找来王太守,两人商量后,想加以严处或立即纵放都不妥。因此交代牢头蔡福暂时紧中带宽地加以看管。蔡福本来就想结识梁山泊好汉,一听上级不但不立即斩杀,还如此宽容处理,“正中下怀”。“正中下怀”亦作“正中己怀”。
语义形容恰好符合自己的心意。
类别用在“符合心意”的表述上。
①拆伙的提议,正中下怀,我还会犹疑不决吗?
②这话对于他正中下怀,难怪他会毫不迟疑地答应。
③这种安排对于他正中下怀,难怪会露出一脸微笑。
④公司待久了,难免生厌,一听外调,正中下怀,乐不可支。
⑤爸爸是个钓鱼迷,闲来无事,恰好有人相约,对于他,可谓正中下怀。
That's just what I hope for.
ちょうど希望(きぼう)どおり,まさに思(おも)うつぼにはまる
être parfaitement conforme aux souhaits de qn.
gerade js stillem Wunsch entgegenkommen
как раз отвечáть ... чáяниям
zhèng zhòng xià huái
ABCD式组合,动宾式结构
正中下怀,常用汉语成语。ABCD式组合,动宾式结构,正中下怀意思是: 正好符合自己的心意。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3回。一般作谓语、宾语,形容符合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