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有外表而行同禽兽。比喻品德败坏的人。※语或出明・陈汝元《金莲记》第七出。△“人面兽心”、“衣冠枭獍”
小子唤做贾儒,一生名实不孚,拜在伊川门下,妆成道学规模,飞语伤人,舌铦似剑,匿名嫁祸,笔毒如荼。使客气,借口立名抗节;受人钱,甘心纳垢藏污。哭哭啼啼,假慈悲善瞒老鼠;耽耽逐逐,借声势巧胜妖狐。人人骂我做衣冠禽兽,个个识我是[1],孔子见了慌忙答礼,道我不是他的高徒。此间已是程先生门首,不免进去则个。
[1]文物穿窬:行为鄙陋的文人。窬,音yú,穿越、超越。
“衣冠禽兽”的“衣冠”指穿著体面,像个有修养的正人君子;“禽兽”则指品德行为像禽兽的野蛮无礼。所以“衣冠禽兽”指空有外表而行同禽兽。比喻品德败坏的人。这句成语见於戏曲小说中,用来责骂那些里外不一,恶行恶状的小人。例如明代陈汝元写的《金莲记》第七出里面写到一个名叫贾儒的人,他平时装著读书人的派头,骨子里却是个行为卑劣、坏事做尽的伪君子。所以人人都骂他是“衣冠禽兽”。“衣冠禽兽”一语可能就是出自此处,用来比喻品德败坏的人。
语义比喻品德败坏的人。贬义。
类别用在“品性卑劣”的表述上。
①他这种衣冠禽兽的作为,让每个人都十分唾弃。
②没想到他平日风度翩翩,原来竟是个无恶不作的衣冠禽兽。
③这个淫人妻女的衣冠禽兽,终于被移送法办,真是罪有应得。
④他不是读书人吗?怎会像衣冠禽兽,做出如此伤天害理的事?
⑤他看来相貌堂堂,竟会做出如此败坏伦常的事,简直是衣冠禽兽。
be a beast in human form
animal(une bête en costume gumain)
зверь в человечьем образе(сквеный человек)
yī guān qín shòu
ABCD式组合,偏正式结构
衣冠禽兽,常用汉语成语。ABCD式组合,偏正式结构,衣冠禽兽意思是:指品德败坏;行为像禽兽一样卑劣的人。出自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一般作主语、宾语,含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