骛,追求,从事。“好高骛远”指一味地向往高远的目标而不切实际。语本《宋史・卷四二七・道学列传一・程颢》。△“好高务外”、“好高慕大”
颢资性过人,充养有道,和粹之气,盎于面背,门人交友从之数十年,亦未尝见其忿厉之容。……教人自致知至于知止,诚意至于平天下,洒扫应对至于穷理尽性,循循有序。[1]学者厌卑近而[2]高远,[3]无成焉。
[1]病:忧虑。
[2]骛:音wù,追求、从事。
[3]卒:终究。
宋朝理学家程颢,字伯淳,号明道先生,和弟弟程颐合称“二程”,开理学中之洛派。他教导人们追求知识学问要循序渐进,脚踏实地。一方面心中却也忧虑学者嫌弃低微浅显的知识,而致力于追求高远的目标,终究落得没有成就。后来“好高骛远”这句成语就从“厌卑近而骛高远”演变而出,用来指一味地向往高远的目标而不切实际。“好高骛远”完整的语形见于清人吕留良〈与钱孝直书〉,吕留良以“好高骛远,事事求出人头地”,直指钱孝直的缺点。
语义一味地向往高远的目标而不切实际。贬义。
类别用在“空泛妄想”的表述上。
①小明年轻有为,做事认真踏实,从不好高骛远。
②像他这种好高骛远的想法,是时下一般人的通病。
③你应该从基础做起,不可好高骛远,妄想一步登天。
④做任何事都必须打好基础,像你这样好高骛远,终究一事无成。
⑤如果你不改掉好高骛远的习性,就算能力再强,也难以获得别人的信任。
⑥没有人能一步登天,与其好高骛远地去作白日梦,不如脚踏实地认真学习。
⑦小王老爱好高骛远地提出许多计划,却不肯按部就班地去实现,最后还是美梦成空。
reach for what is beyond one's grasp
(実際 に即しない)高遠な目標 (もくひょう)のみを追求 (ついきゅう)したがる
viser trop haut(prétentieux)
in die Ferne streben(allzu hohe Ziele anstreben)
брáться за непосильное дéло
hào gāo wù yuǎn
ABCD式组合,联合式结构
好高骛远,常用汉语成语。ABCD式组合,联合式结构,好高骛远意思是:喜欢高的;追求远的。指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出自元《宋史・道学传一・程灏》。一般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