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头六臂”之“六臂”,原作“八臂”,指有三颗头、八条臂膀,为一种天神的长相。语本《法苑珠林・卷五・六道篇・修罗部・述意部》。后用“三头六臂”比喻人本领大,力强可畏。△“神通广大”
夫论修罗道者,生此一途,偏多谄曲,或称兵斗乱,兴师相伐。形容长大,恒弊饥虚;体貌麤鄙,每怀瞋毒;棱层可畏,拥耸惊人。并出三头,重安八臂,跨山[1]海,把日[2]云,天上求餐,海中酿酒,如斯之类,悉为归依。
[1]蹋:音tà,通“踏”,脚著地或踩物。
[2]擎:高举、支撑。
“三头六臂”原作“三头八臂”,为佛家用语,指阿修罗神的长相,生有三颗头颅,八条臂膀,《法苑珠林・卷五・六道篇・修罗部・述意部》便说:“并出三头,重安八臂”。阿修罗为梵语Asura的音译。原为古印度神话中的恶神,在佛教中认为虽属天界,但无天人的德行,性情险诈,所以称“非天”。而又因其体形高大,力大无比,故其“三头八臂”之形象亦有力量强大的象征,但后来“八臂”多作“六臂”,“三头六臂”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人本领大,力强可畏。
语义比喻人本领大,力强可畏。
类别用在“本领高强”的表述上。
①三太子哪吒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具有三头六臂的本领。
②他要没有三头六臂,怎么能在短时间内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
③即使凶嫌是三头六臂,也要尽快把他逮捕归案,否则后患无穷。
④他虽然年轻力壮,精明能干,但也不至于有什么三头六臂的本领。
⑤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并非他有什么三头六臂,而是积极努力的结果。
⑥任凭那歹徒有三头六臂,警方也誓言将他逮捕归案,还给社会一个安祥的生活环境。
⑦教防身术的讲师刚登上讲台,全场的群众就一阵骚动,争相一睹这位三头六臂的女警官。
be infinitely resourceful(be superhuman with three heads and six arms;have the strength of ten)
三面六臂 (さんめんろっぴ)
homme doué de pouvoirs extraordinaires,d'une puissance surhumaine
мáстер на все руки
sān tóu liù bì
ABCD式组合,联合式结构
三头六臂,常用汉语成语。ABCD式组合,联合式结构,三头六臂意思是:原指佛的法相有三个头;六条臂。后比喻人本领高超;神通广大。出自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普昭禅师》。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神通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