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事情时态度镇定,神色自若。《宋史・卷四五〇・尹谷传》:“江陵大府,雄据上流,表里襄、汉,西控巴蜀,南扼湖、广,兵民杂处,庶务丛集,霆随事裁决,处之泰然。”《元史・卷一五八・许衡传》:“家贫躬耕,粟熟则食,粟不熟,则食糠核菜茹,处之泰然。”亦作“泰然居之”、“泰然处之”。
be cool in the face of danger
泰然自若(たいぜんじじゃく)としている
on se comporte à son égard avec indifférence comme si de rien n'était
etwas ruhig hinnehmen(ruhig und gelassen bleiben)
спокóйно отнестись
chǔ zhī tài rán
ABCD式组合,补充式结构
处之泰然,常用汉语成语。ABCD式组合,补充式结构,处之泰然意思是:形容处理事情不慌不忙;沉着镇定。也指对事情无动于衷。也作“泰然处之”。出自春秋・孔子《论语・雍也》。宋・朱熹注:“颜子之贫如此,而处之泰然,不以害其乐。”一般作谓语、宾语,含褒义,形容面对困难与变故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