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草”,匆促、急忙的样子。※语或出唐・杜甫〈送长孙九侍御赴武威判官诗〉。“了事”,解决事情。※语或出《新五代史・卷五四・杂传・郑珏》。“草草了事”指匆忙随便地解决事情。△“草率从事”
※骢马新凿蹄,银鞍被来好。绣衣黄白郎,骑向交河道。问君[1]万里,取别何草草?天子忧[2],[3]到须早。去秋群胡反,不得无电扫。此行收遗甿,风俗方再造。……
[1]适:往、至。
[2]凉州:汉紧骑将军霍去病平定河西后,设置武威郡。三国时改称凉州。十六国时前凉、后凉、南凉、北凉等四个小王朝都曾在这里建都。唐时,武威是河西节度使的治所。
[3]严程:严格限定行程。※
郑珏,唐宰相綮之诸孙也。……唐庄宗自郓州入汴,末帝闻唐兵且至,惶恐不知所为,与李振、敬翔等相持恸哭,因召珏问计安出,珏曰:“臣有一策,不知陛下能行否?”末帝问其策如何,[1]曰:“愿得陛下传国宝驰入唐军,以缓其行,而待救兵之至。”帝曰:“事急矣,宝固不足惜,[2]卿之行,能了事否?”珏俛首徐思曰:“但恐不易了。”于是左右皆大笑。
[1]珏:音jué,指郑珏(?∼公元930),唐末五代时人。郑綮侄孙。唐昭宗光化年间进士,官监察御史。入后梁,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唐庄宗时,为太子宾客。明宗继位,以为相,碌碌无所为,不自安,数以耳聋求去职,乃拜左仆射致仕。卒,赠司空。
[2]顾:但。
“草草了事”指草草地把事情给做完。这句成语的典源可能由“草草”及“了事”二语组合而成。 “草草”是匆促、急忙的样子,见于唐・杜甫〈送长孙九侍御赴武威判官〉诗。武威地处西部边陲。自汉辟河西四郡起,它不仅为军事上的重镇,屏障著汉唐古都长安,同时也是东西交通的要冲、文化交流的中心。这首诗描写长孙九侍御要到武威任判官,因为皇上担心凉州的情势,所以他因时限紧迫,路程遥远,匆匆忙忙就告别上路了。 “了事”的意思是解决事情,见于《新五代史・卷五四・杂传・郑珏》。郑珏,唐末五代人,后梁末帝时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当后唐大军逼近都城的时候,后梁末帝急得手足无措,和臣子抱头痛哭。他召来郑珏商量,郑珏请求自己拿著传国之宝去向后唐军假装投降,来纾解国难。末帝说:“如今事情紧急,国宝不足为惜,但是如果按你的方法去做,真的能了事吗?”这里的“了事”是解除国难的意思。后来这两个词语被合成“草草了事”,用来指匆忙随便地解决事情。
语义指匆忙随便地解决事情。
类别用在“敷衍随便”的表述上。
①做任何事情都要尽心尽力,绝对不可草草了事。
②我们如草草了事、不负责任,接手的人会很辛苦。
③妈妈要他打扫房间,他就这样草草了事,当然会挨骂。
④因为时间已经到了,他只好草草了事,结束这场演讲。
⑤这个工作很重要,希望你慎重为之,千万不可草草了事。
⑥做这件事的时间实在不够用,又一定要完成,只好草草了事。
get through carelessly(come to a hasty end; do something slovenly)
いいかげんにけりをつける
bǎacler,expédier,gǎcher la besogne
cǎo cǎo liǎo shì
AABC式组合,偏正式结构
草草了事,常用汉语成语。AABC式组合,偏正式结构,草草了事意思是:草率地把事结束了。也作“草率了事”、“草草完事”。出自明・李贽《答焦漪园书》。一般作谓语、分句,含贬义,指做事马马虎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