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正过失,重新作人。◎语出《史记・卷一○・孝文本纪》。
齐太仓令淳于公有罪当刑,诏狱逮徙系长安。太仓公无男,有女五人。太仓公将行会逮,骂其女曰:“生子不生男,有缓急非有益也!”其少女缇萦自伤泣,乃随其父至长安,上书曰:“妾父为吏,齐中皆称其廉平,今坐法当刑。[1]伤夫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2],虽复欲改过自新,其道无由也。妾愿没入为官婢,赎父刑罪,使得自新。”书奏天子,天子怜悲其意,乃下诏曰:“盖闻有虞氏之时,画衣冠异章服以为僇,而民不犯。何则?至治也。今法有肉刑三,而奸不止,其咎安在?非乃朕德薄而教不明欤?吾甚自愧。故夫驯道不纯而愚民陷焉。诗曰『恺悌君子,民之父母』。今人有过,教未施而刑加焉,或欲改行为善而道毋由也。朕甚怜之。夫刑至断支体,刻肌肤,终身不息,何其楚痛而不德也,岂称为民父母之意哉!其除肉刑。”
[1]妾:古代女子对自己的谦称。
[2]属:音zhǔ,连接。
鼌错为太子家令,得幸太子,数从容言吴过可削。数上书说孝文帝,文帝宽,不忍罚,以此吴日益横。及孝景帝即位,错为御史大夫,说上曰:“昔高帝初定天下,昆弟少,诸子弱,大封同姓,故王孽子悼惠王王齐七十余城,庶弟元王王楚四十余城,兄子濞王吴五十余城:封三庶孽,分天下半。今吴王前有太子之郤,诈称病不朝,于古法当诛,文帝弗忍,因赐几杖。德至厚,当改过自新。乃益骄溢,即山铸钱,煮海水为盐,诱天下亡人,谋作乱。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三年冬,楚王朝,鼌错因言楚王戊往年为薄太后服,私奸服舍,请诛之。诏赦,罚削东海郡。因削吴之豫章郡、会稽郡。及前二年赵王有罪,削其河闲郡。胶西王卬以卖爵有奸,削其六县。
西汉时,有一个名医叫淳于意,他被人诬告,要把他押解到长安审判。淳于意的女儿缇萦一路跟著父亲的囚车来到长安。到了长安,缇萦上书给文帝,内容叙述她父亲是个廉明正直的人,如今被判有罪,将被处刑。人死不能复生,若被处了“肉刑”,斩掉的肢体肌肤,就再也接不回去了。将来想要改过,却永远带著伤口而无法重新作人。缇萦希望能代父赎罪,让父亲有改过自新的机会。汉文帝被缇萦的孝心深深感动,就赦免了淳于意的罪。典源又见《史记・卷一○六・吴王濞传》。内容则是叙述汉文帝时,对吴王濞的种种恶行不忍处罚,但吴王濞并未因此改正过失,重新作人,所以鼌错建议景帝应该削减吴王的势力,以免造成更大的祸乱。其中也用到“改过自新”一语。后来“改过自新”用来指改正过失,重新作人。
语义改正过失,重新作人。
类别用在“改过悔悟”的表述上。
①她既然知错了,你应该给她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②对于改过自新的人,我们应怀包容之心,给他们机会。
③犯过错误的人,只要能改过自新,就是一个新人生的开始。
④虽然他的确犯了过错,但只要他能改过自新,我们就原谅他。
⑤人非圣贤,谁能无过?能有改过自新的勇气,就值得我们为他加油!
⑥知过能改,善莫大焉;你如果真能改过自新,总有一天会重新被社会接受。
correct one's mistakes and turn over a new leaf
非(ひ)を悔(く)い改(あらた)めて生まれかわる
seine Fehler überwinden und ein neuer Mensch werden
испрáвиться и стать другим человéком
gǎi guò zì xīn
ABCD式组合,连动式结构
改过自新,常用汉语成语。ABCD式组合,连动式结构,改过自新意思是:改正错误;重新做起。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孝文本纪》。一般作谓语、宾语,含褒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