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痛快快、毫无顾忌地把想说的话全部讲出来。语本宋・黄庭坚〈与王周彦长书〉。
七月戊辰某敬报周彦贤良足下:成都吕元钧,某之故人也。解梓州而遇诸途,能道荣川土地风气之常。尝问之曰:“亦有人焉?”元钧曰:“里人王周彦者,读书好学而有高行。……”其地与蛮夷唇齿,其俗以奔薄相尚,尊爵禄而贵衣冠,乃有周彦者,其古人之流乎!岂不卓然独立于一世哉?……[1]其[2][3]而学其文,则[4],诚乎自得于天者矣!异日,将以我为知言也。纸穷不能尽所欲言,惟高明裁。
[1]周彦:王周彦,宋朝人,与黄庭坚相善,生卒年不详。
[2]稽:音jī,考证、考核、查考。
[3]孔、孟之学: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为我国的思想正统。
[4]文质彬彬:文采和实质均备,配合谐调。形容人举止文雅有礼。见“文质彬彬”。
“畅所欲言”原作“尽所欲言”。“畅”和“尽”,都有尽情的意思。黄庭坚在〈与王周彦长书〉一文中写到周彦的文章承习自儒家,他的文采和人一样美好不凡,儒雅有礼,这是得自于上天的厚爱。将来,人们一定会同意我的看法,并认为我的这些言论是有远见的。但是纸张都写完了,还是不能尽情地将心里所想说的话全部讲出来,只好请你自行决断。后来“畅所欲言”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指痛痛快快、毫无顾忌地把想说的话全部讲出来。出现“畅所欲言”的书证如明・李清《三垣笔记・卷上・崇祯》:“熊司副开元请对,意在攻周辅延儒,故请屏人,诸臣请退,皆允之,惟延儒等请退,则谕止之,故开元不能畅所欲言。”即指熊开元当著周辅延儒的面,不能毫无顾忌地把想说的话全部讲出来。
语义痛痛快快、毫无顾忌地把想说的话全部讲出来。
类别用在“言谈畅快”的表述上。
①朋友之间可以畅所欲言,不须顾忌太多。
②民主国家的国民,人人都能畅所欲言表达自己对政府的意见。
③由于规划得宜,这次的讨论会大家都能踊跃提问,畅所欲言。
④召开本次会议,就是希望大家能都畅所欲言,充分沟通意见。
⑤每个人都能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的心声,这是本次会议的特色。
speak straight from one's heart
言(い)いたいことを思う存分(ぞんぶん)に言う
sich offen aussprechen(seine Meinung frei ǎuβern)
свобóдно говорить всё,что на душé лежит
chàng suǒ yù yán
ABCD式组合,紧缩式结构
畅所欲言,常用汉语成语。ABCD式组合,紧缩式结构,畅所欲言意思是:把心里要讲的话痛快地全部讲出来。也作“尽所欲言”。出自清・方苞《游丰台记》。一般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用于会议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