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指登上山峰,到达绝顶。比喻成就达到极点或造诣高深精绝。#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
佛经以为[1]神明,则圣人可致。[2]云:“不知便可登峰造极[3]?然陶练之功,尚不可诬。”
[1]袪练:净化磨练。袪,音qū。
[2]简文:即东晋简文帝司马昱(公元320—372),字道万。元帝少子,封琅邪王,后徙封会稽王。废帝太和元年为丞相,而无建树,大权归桓温。后桓温废废帝,改立昱。在位期间,留心典籍,长于清谈。在位二年,庙号太宗。
[3]不:同“否”,表询问之意。
另可参考:晋・郭澄之〈郭子〉(据《续谈助・卷四・殷芸小说》引)
魏晋南北朝时,文人崇尚清谈,盛行品评人物,所以记述名人轶事的“志人小说”也流行当时。此类小说采集过去及当时文人名士的言谈、风尚、逸事,加以编撰,很能反映各类人物的面貌,间接表现出当时的社会民情。南朝宋刘义庆所编的《世说新语》则是其中的代表作品,本书依内容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共三十六门,均为简洁隽永的短篇,长者数行,短者仅二、三十字,但因善于把人物的语言与情态相结合,并使用比喻、对比等修辞技巧,较之一般志怪小说,更富文学价值。在《世说新说・文学》中记载了关于晋简文帝的一段话。简文帝笃信佛教,研究佛经,见经上云如果净化磨练自己的精神,就可以成佛。便有所感触的说道:“不知道照这样去做,是不是马上就可以达到登峰造极?不过我以为平日薰陶磨练的功夫,应该仍然不可荒废啊!”成语“登峰造极”就从原文摘录,比喻成就达到极点或造诣高深精绝。
㈠
语义登上山峰,到达绝顶。
类别用在“登上顶峰”的表述上。
①在地球上,能登上圣母峰,算是登峰造极了。
②今天我们就要攻上山顶,完成登峰造极的美梦。
㈡
语义比喻成就达到极点或造诣高深精绝。
类别用在“技艺精湛”的表述上。
①李杜的成就在古代诗歌史上,可算是登峰造极。
②像这种登峰造极的技巧都可以列入“金氏世界纪录”了。
③除了天才以外,要达登峰造极之境,都是要经过辛苦的历练。
④他的厨艺非常好,所煮的任何菜色都已到了登峰造极的境地。
⑤这些年来,功利主义发展得登峰造极,人的价值都被物化了。
⑥林小弟年纪虽小,但棋艺已登峰造极,在国际棋赛中屡得名次。
⑦他的捏陶技艺已达登峰造极的地步,泥巴在他手中好像有了生命。
⑧在我看来,这部电影胜过他的旧作甚多,是他目前的登峰造极之作。
⑨他完成这幅画作后就宣布退隐,这幅画对他来说应该就是登峰造极的作品了。
reach the peak of perfection; reach the limit.
最高峰(さいこうほう)に達(たっ)する,極限(きょくげん)に達する
atteindre la perfection(parvenir au faǐte de qch.)
den Gipfel (od. Hǒhepunkt) erreichen
достичь вéрха совершéнства
ne plus ultra
dēng fēng zào jí
ABCD式组合,补充式结构
登峰造极,常用汉语成语。ABCD式组合,补充式结构,登峰造极意思是:攀登到山峰的顶点。比喻学问、成就等达到了最高的境地。也比喻干坏事猖狂到了极点。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到达极高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