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空,职官名。“司空见惯”比喻经常看到,不足为奇。#语出唐・孟棨《本事诗・情感》
刘尚书禹锡罢和州,为主客郎中。集贤学士[1]罢镇在京,慕[2]名,尝邀至[3]中,厚设饮馔。酒酣,命妙妓歌以送之。刘于座上赋诗曰:“[4]梳头[5],春风一曲[6]。[7]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李因以妓赠之。
[1]李绅:李绅(?∼公元846),字公垂,唐无锡人。元和年间进士,穆宗时任命为户部侍郎,武宗时官至尚书右仆射。善作诗歌,为人短小精悍,有“短李”之称。
[2]刘:刘禹锡(公元772—846),字梦得,唐彭城人。贞元九年进士,后为监察御史。因与柳宗元参加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晚年时,曾为太子宾客,故亦称刘宾客。刘氏擅长诗文,与白居易为好友,诗名相若。
[3]第:古时指王公大臣或富贵人家的住宅。
[4]䰀鬌:形容头发乌黑亮丽。䰀,音wǒ。鬌,音duǒ。
[5]宫样妆:皇宫中流行的妆粉。 此指妆扮艳丽出色。
[6]杜韦娘:唐代名歌妓。此处借指在座的妙妓。
[7]司空:官名。周时有冬官大司空,为六卿之一,掌水土营建之事。秦无司空,置御史大夫,汉初沿置,成帝时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后多有更名,或称御史大夫,或称司空,至明始废。隋唐时设六部,通称工部尚书为大司空。此处借指李绅。
[8]断尽江南刺史肠:刺史,秦时始设刺史以监督各郡,汉时掌一州军政大权,隋以后为一州之行政长官,元明以后始废,清代时为知州的尊称。此处“江南刺史”为刘禹锡自称。断肠,很伤心的意思。
另可参考:唐・范摅《云谿友议・卷中・中山悔》
“司空见惯”这句成语,与唐代大诗人刘禹锡有关。刘禹锡和柳宗元是好友,两人都因宰相王叔文的牵连被贬官。之后,刘禹锡的仕途就相当的乖舛,屡经波折后,好不容易才在唐文宗太和二年回到朝廷担任主客郎中的官。“司空见惯”的故事,大概就发生在这个时候。当时京城有位曾经担任过司空的李绅,也喜爱诗歌,因为久仰刘禹锡的才名,所以特别在自家摆设盛宴款待他。席中,还安排一位年轻貌美的歌妓表演。刘禹锡看到李绅随手一摆,就是这么盛大的场面,想必早已见惯了,不禁为自己乖舛遭遇,感到非常悲伤。刘氏曾经在江南担任过刺史,所以诗中自称为“江南刺史”。后来从这段故事摘出“司空见惯”这句成语,用来比喻经常常看到,不足为奇的意思。
语义比喻经常看到,不足为奇。
类别用在“普遍常见”的表述上。
①如此司空见惯的事,大家怎会感兴趣?
②托人情关说这种事我们早已司空见惯了。
③以大吃小,这是商场中司空见惯的现象。
④公司政策反复无常,我们早已司空见惯了。
⑤这种事已是司空见惯,难怪报纸连登都不登。
⑥现代年轻人持有手机,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
⑦他参加比赛得奖是司空见惯,不得奖才奇怪。
⑧这事对我们来说早已司空见惯,不值得大惊小怪。
⑨她的口才那么好,得名早就司空见惯,不足为奇了。
a matter of common occurrence
見(み)なれて珍しくない
chose courante
nichts Auβergewǒhnliches sein(keine Seltenheit)
дело привычное(присмотреться)
sī kōng jiàn guàn
ABCD式组合,主谓式结构
司空见惯,常用汉语成语。ABCD式组合,主谓式结构,司空见惯意思是:原指司空看惯了某事以为平淡;后比喻常见之事;不足为奇。出自唐・孟棨《本事诗・情感》。一般作谓语、定语、宾语,形容常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