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息武备,提倡文教。语出《书经・武成》。
惟一月壬辰,旁死魄,越翼日癸巳,王朝步自周,于征伐商。[1]四月,[2],王来自[3],至于[4],乃[5]修文。归马于[6],放牛于[7],示天下弗服。
[1]厥:其。
[2]哉生明:阴历每月初三日,月光始生。哉,始也。
[3]商:朝代名。约当公元前十六世纪至前十一世纪,为商汤灭夏后所建立的国家。建都亳,经多次迁移,最后盘庚迁都于殷。传至纣,被周武王所灭。
[4]丰:即酆城,周文王都城。
[5]偃武:偃息武备。
[6]华山之阳:即华山之南。阳,指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
[7]桃林之野:华山东郊。桃林,华山之东,位于华阴县潼关。
商朝末年纣王暴虐无道,周武王姬发出兵反抗暴政,终于推翻商朝,建立周朝。战争结束,生活恢复平和,于是周武王下令停止军备,提倡文教。放回战时军用的牛、马,用以表示天下太平,不再征用牛马。“偃武修文”是直接摘自典源的成语,就用来指偃息武备,提倡文教。
语义偃息武备,提倡文教。
类别用在“倡文息武”的表述上。
①东汉光武即位后,便偃武修文、励精图治。
②战后最重要的事就是偃武修文,让百姓休养生息,以充实国力。
③历史上有许多开国之君,都提出了清静无为、偃武修文的施政方针。
④经过连年的战争后,国家元首极力推动偃武修文政策,人民的生活才逐渐安定下来。
⑤唐太宗记取隋炀帝灭亡的教训,实行偃武修文,知人善任,为大唐帝业打下良好基础。
desist from military activities and encourage culture and eduction(beat swords into ploughshares)
yǎn wǔ xiū wén
ABCD式组合,联合式结构
偃武修文,常用汉语成语。ABCD式组合,联合式结构,偃武修文意思是:停止武备;提倡文教。出自《尚书・武成》。一般作谓语、宾语、分句,指停止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