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存微弱的一口气。形容生命已到了最后时刻。语本晋・李密〈陈情表〉。△“日薄西山”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愍,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猥蒙拔擢,[2]优渥,岂敢[3],有所希冀?但以[4][5],[6],人命危浅,[7]。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亦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8]不敢废远。臣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1]猥:音wěi,辱,谦词。本作“过”,过分之意。
[2]宠命:恩命。
[3]盘桓:犹徘徊,有观望不前的意思。
[4]刘:指李密之祖母刘氏。
[5]日薄西山:落日迫近西山,比喻残生将尽。薄,迫。见“日薄西山”。
[6]气息奄奄:气息微弱将绝。奄奄,微弱的样子。
[7]朝不虑夕:比喻情况危急,不能作长远的打算。见“朝不虑夕”。
[8]区区:自称的谦词。
“奄奄一息”原作“气息奄奄”,出自晋・李密〈陈情表〉。晋武帝想召李密入宫做事,但从小抚养他长大的祖母年事已高,希望能亲自照顾祖母安享天年,于是写了这篇〈陈情表〉向武帝表明心意。“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说祖母已九十六岁,生命已将到尽头,仅留下最后一口气,随时都有离开人世的可能。希望能多陪陪祖母,等她过世后再出来为皇帝效命。“奄奄”是微弱的样子,常与“气息”连用,表示呼吸极其微弱,快要断气之意,后世还有“奄奄残息”、“奄奄余息”、“残息奄奄”等词。明代以后,则以“奄奄一息”最常见用。
语义形容生命已到了最后时刻。
类别用在“生命将尽”的表述上。
①这些难民有的已经奄奄一息,急待我们援助。
②这个恶警滥用私刑,将嫌犯折磨得奄奄一息。
③他被卡车撞到,送到医院时,已是奄奄一息了。
④只要有一天没浇水,这些番茄幼苗就会奄奄一息。
⑤这个病患奄奄一息躺在床上,随时都有可能死去。
⑥大雨过后,经常可以看到地上有许多的蚯蚓,奄奄一息。
⑦义工们救出三十多只奄奄一息的流浪犬,赶紧将牠们送医。
critically ill with a little breath
気息(きそく)奄奄(えんえん)
n'avoir plus qu'un souffle de vie(agonisant)
in den letzten Zügen (od. im Sterben) liegen
находиться при последнем издыхáнии
yǎn yǎn yī xī
AABC式组合,偏正式结构
奄奄一息,常用汉语成语。AABC式组合,偏正式结构,奄奄一息意思是:只剩下微弱的一口气。引申为事物即将消亡或毁灭。出自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87回。一般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