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行事不光明,偷偷摸摸的样子。※语或出《红楼梦》第二四回。△“鬼头鬼脑”
原来这贾芸最伶俐乖觉,听宝玉这样说,便笑道:“俗语说的,『摇车里的爷爷,拄拐的孙孙。』虽然岁数大,山高高不过太阳。只从我父亲没了,这几年也无人照管教导。若宝叔不嫌姪儿蠢笨,认作儿子,就是我的造化了。”贾琏笑道:“你听见了?认儿子,不是好开交的呢。”说著,就进去了。宝玉笑道:“明儿你闲了,只管来找我,别和他们鬼鬼祟祟的。这会子我不得闲儿。明儿你到书房里来,和你说天话儿,我带你园里顽耍去。”
“鬼鬼祟祟”是由“鬼祟”重叠而成。“鬼祟”就是鬼怪,例如《西游记》第一八回:“也不晓得有甚么鬼祟魍魉,邪魔作耗。”正是把“鬼祟”和“魍魉”、“邪魔”并称。“鬼祟”是人不能看得清楚的,因此叠用成“鬼鬼祟祟”后,指的就是偷偷摸摸、不是光明正大的行为。《红楼梦》第二四回提到贾芸卖乖,要宝玉认他作儿子。宝玉回答说:“明儿你闲了,只管来找我,别和他们鬼鬼祟祟的。”这里的“鬼鬼祟祟”当有“鬼混、做些不正经的事”的语义。在第三十一回中,说到晴雯和宝玉斗嘴,袭人过来劝和,说:“好妹妹,你出去逛逛,原是我们的不是。”晴雯一听袭人用了“我们”,不禁冷笑说:“我倒不知道你们是谁,别叫我替你们害臊了。便是你们鬼鬼祟祟干的那事儿,也瞒不过我去!”这里的“鬼鬼祟祟”就有“偷偷摸摸”的意思。后来“鬼鬼祟祟”一般用来形容行事不光明,偷偷摸摸的样子。
语义形容行事不光明,偷偷摸摸的样子。
类别用在“行为诡秘”的表述上。
①扒手鬼鬼祟祟地,在公共场所偷窃财物。
②做事应该正大光明,何必鬼鬼祟祟,偷偷摸摸呢?
③那几个人鬼鬼祟祟地在街角探头探脑,形迹甚是可疑。
④他们两人交头接耳,一副鬼鬼祟祟的模样,不知有什么诡计。
⑤我总觉得他鬼鬼祟祟的,不怀什么好心眼,还是敬而远之为妙。
⑥看他一副鬼鬼祟祟的样子,不知道又在打什么坏主意,真叫人担心!
同义“鬼鬼祟祟”及“鬼头鬼脑”都有做事遮遮掩掩,不光明磊落的意思。
异义“鬼鬼祟祟”用于形容作为举止;“鬼头鬼脑”用于形容外观神态。
形音祟,音suì。做事不光明正大的意思。不可写作“崇”。
鬼鬼祟祟 | 鬼头鬼脑 | 例句 |
---|---|---|
✅ | ❌ | 扒手鬼鬼祟祟地,在公共场所偷窃财物。 |
❌ | ✅ | 看他鬼头鬼脑的样子,准不是什么正人君子。 |
act secretively
こそこそしている,後ろ暗い
sournois(fourbe)
heimlich(verstohlen)
с тáйным видо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