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查字、词、成语解释_查组词 - 查字词网

余音袅袅

基础信息

  • 成语余音袅袅
  • 拼音 yú yīn niǎo niǎo
  • 繁体餘音嫋嫋
  • 感情 中性成语
  • 近义词 余音缭绕
  • 出处 宋・苏轼《前赤壁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声音悦耳。
  • 例句 王朔《玩儿的就是心跳》:“那些声音又回来了,像一根根弦接连绷断,铮然作响后在寂静中余音袅袅。”

成语解释

【释义】

乐声悠扬不绝。见“余音绕梁”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余音绕梁”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列子》书中记载著一则故事:相传从前韩国有个女子韩娥,拥有一副好歌喉。有一次,她要前往齐国,抵达齐国城门雍门时,因为旅费用尽,于是卖唱以赚取食物。她的歌声极为优美动人,即使在她离去以后,人们都觉得歌声依然缭绕在城门的梁柱之间,持续了三日都没断绝,就好像韩娥还未离去。《列子》文中是以“余音绕梁𪲔,三日不绝”来形容韩娥歌声的延绵不绝,后来“余音绕梁”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歌声或音乐美妙感人,余味不绝,如清代小说《老残游记》第二回:“当年读书,见古人形容歌声的好处,有那『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话,我总不懂。……及至听了小玉先生说书,才知古人措辞之妙。”是用“余音绕梁”形容王小玉回环转折,直入云霄的高妙唱工,后世在使用此一成语时,即以这个语义为主。但有时亦见用来形容话语的意味深长,如清代贺裳在《载酒园诗话》中评论欧阳修的古诗:“至若叙事处,滔滔汩汩,累百千言,不衍不支,宛如面谈,亦其得也。所惜意随言尽,无复余音绕梁之意。”则是说欧阳修的叙事诗虽洋洋洒洒、滔滔不竭,但可惜意味不够深远,所以“意随言尽”,没有余韵。

【书证】

  • 01.宋・苏轼〈赤壁赋〉:“客有吹洞箫者,依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成语翻译

余韻(よいん)じょうじょう

成语接龙

yú yīn niǎo niǎo

余音袅袅

ABCC式组合,联合式结构

余音袅袅,常用汉语成语。ABCC式组合,联合式结构,余音袅袅意思是:形容音乐悦耳动听,令人沉醉。出自宋・苏轼《前赤壁赋》。一般作谓语、定语,指声音悦耳。

浏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