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查字、词、成语解释_查组词 - 查字词网

避君三舍

基础信息

  • 成语避君三舍
  • 拼音 bì jūn sān shè
  • 感情 中性成语
  • 近义词 退避三舍
  • 反义词 针锋相对
  • 出处 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避君三舍。”
  •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退让。
  • 例句 放子一头嗟我老,避君三舍与之平。宋·刘克庄《题蔡炷主簿诗卷》诗
  • 故事 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以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退避三舍。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成语解释

【释义】

礼让君而退避三舍。见“退避三舍”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退避三舍”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据《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载,春秋时,晋献公宠爱骊姬,骊姬为了让亲生儿子奚齐当上太子,设计害死了原来的太子申生,接著又怂恿晋献公派兵捉拿另外二个儿子重耳、夷吾,两人于是先后逃奔出国。后来晋献公过世,奚齐也被臣下所杀,这时逃亡国外的夷吾则回国继位为国君,即晋惠公。晋惠公害怕重耳会回国谋夺君位,于是派人暗杀重耳。此时重耳则是在国外继续著流亡的日子,其间经过许多国家,但大部分国家的君王对他都不怎么礼遇。最后到了楚国,楚庄王以酒宴盛情款待,并且问说:“将来你如果回到晋国当上国君,将要如何报答我呢?”重耳说:“奴仆和玉帛,楚国本来就有;珍禽异兽的羽毛皮革,则是楚国的特产。这些东西您多得是,我实在是不知该怎么回报您!”楚庄王说:“虽然如此,还是说说可以报答我的方式吧!”重耳于是回答说:“假使托您的福,让我得以回到晋国,万一将来晋、楚之间发生战争,双方军队相遇于中原,那我一定会要我的军队向后撤退九十里,来报答您的恩惠。如果这样还不能得到您的谅解,楚军仍然继续进攻,那我也只好拿起弓箭,和您相对抗了。”后来从言里的原文“辟君三舍”演变出“退避三舍”这句成语,用来比喻主动退让,不与人相争。

【书证】

  • 01.《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源)

成语接龙

正在加载接龙成语...

bì jūn sān shè

避君三舍

ABCD式组合,补充式结构

避君三舍,常用汉语成语。ABCD式组合,补充式结构,避君三舍意思是:指退让和回避。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一般作谓语、定语,指退让。

浏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