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声就令人吃惊。比喻平时默默无闻,而后却突然有惊人的表现。#典出《韩非子・喻老》。
[1]莅政三年,无令发,无政为也。[2]御座,而与王[3]曰:“有鸟[4]南方之[5],三年不翅,不飞不鸣,[6]无声,此为何名?”王曰:“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7]。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8],[9]知之矣。”处半年,乃自听政,所废者十,所起者九;诛大臣五,举[10]六,而邦大治。举兵诛齐,败之徐州。
[1]楚庄王:?∼公元前591。春秋时楚国国君,为春秋五霸之一,谥庄。
[2]右司马:掌理军事之官。《吕氏春秋・审应览・重言》引作“成公贾”。
[3]隐:隐语,此处指打比方。
[4]止:栖息。
[5]阜:小山丘。
[6]嘿然:寂静无声的样子。嘿,音mò,同“默”。
[7]观民则:观察臣民是否守职守分。则,法也
[8]子释之:指你放心。释,放开。
[9]不谷:古代君侯自称不善的谦词。此处是楚庄王的自称。
[10]处士:有才学而隐居不做官的人。
另可参考:《吕氏春秋・审应览・重言》
据《韩非子・喻老》载,春秋时楚庄王虽然已经即位三年,但是却看不到他积极处理国事,因此大臣们都非常担忧。有一天右司马打了个比方对庄王说:“有一只大鸟,栖息在南面的山丘上,三年之中,不但没有拍动翅膀,甚至不飞也不叫,静得连一点声音都没有,这是什么鸟啊?”楚庄王说:“那可不是只平凡的鸟,他虽然不飞,要飞一定冲上高空;目前虽然没叫,要叫一定震惊天下,你宽心吧,我明白你的意思。”过了半年,楚庄王亲自处理政事,对于不合理的事项加以废除,另外又制定出法令规章,同时诛杀了五个大臣,提拔六个处士,把楚国治理得非常强盛,而楚庄王也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一鸣惊人”,用来比喻平时没没无闻,突然有惊人的表现。
语义比喻平时默默无闻,而后却突然有惊人的表现。
类别用在“出乎意料”的表述上。
①他果然具有实力,首次公演便一鸣惊人。
②你想要在比赛中一鸣惊人,平常得加倍努力才行。
③他果真是一鸣惊人,让人不得不佩服教练的眼光。
④我看他深具潜力,这次比赛也许会一鸣惊人也说不定。
⑤他平常成绩并不出色,竟然考上了第一志愿,真是一鸣惊人。
⑥自上次得奖一鸣惊人后,这位年轻作家从此成为文坛耀眼新星。
⑦正当大伙儿徬徨无助的时候,向来怯懦的老王一鸣惊人地自愿下山求助。
⑧这位来自乡下的孩子,在这次运动会上一鸣惊人,一举拿下马拉松金牌。
surprise the people with one's first success
平凡(へいぼん)だと思(おも)われていた者(もの)が突然(とつぜん)目(め)ざましい成果(せいか)を上(あ)げる
se faire soudain remarquer(s'illustrer soudainement)
mit einem Erfolg die Welt überraschen
с первых же шагов потрясти своими успехами
yī míng jīng rén
ABCD式组合,主谓式结构
一鸣惊人,常用汉语成语。ABCD式组合,主谓式结构,一鸣惊人意思是: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一般作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国家、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