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指说长道短。※语或出元・无名氏〈蓦山溪・不如归去〉词。后用“三长两短”比喻意外的变故。
不如归去,作个清闲汉。[1],惹别人、三长两短。天公许大,何处不容身,且谩著,有生涯,试待寻思看。 鉴湖里面,浅山林畔。住个小庵儿,且随分、粗衣淡饭。嘲风咏月,萧散过平生,尘世事,尽如麻,我也谁能管。
[1]著甚来由:不知道为什么缘故。著甚,为何、凭甚么。
“三长两短”一语从“长短”一词演变而出。“长短”一词本来有“是非”和“意外变故”两个意思。例如:“我们不要说人长短。”指的是不要道人“是非”。“登山如果不小心,万一有什么长短,那就不好了。”指的是“意外变故”。“长短”一词配上“三…两…”这种构词法,变成“三长两短”之后,仍然具有这两种意思。例如元代无名氏〈蓦山溪・不如归去〉词:“著甚来由,惹别人、三长两短。”指的便是说长道短的意思。至于像《平妖传》第五回说:“万一此后再有三长两短,终不然靠著太医活命。”指的则是“意外变故”的意思了。就今日用法而言,“三长两短”较常被用来形容“意外变故”。这个成语的语形多变,也可以作“两短三长”、“一长半短”、“一长两短”、“三长四短”等,用法与意义都差不多。
语义比喻意外的变故,一般多指意外死亡。
类别用在“灾祸变故”的表述上。
①万一他有个三长两短,我该怎么办呢?
②我把人交给你了,以后他有什么三长两短都与我无关。
③你如此地莽撞,万一有个三长两短,你的家人要如何活下去?
④你把整个家交给我,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我怎么对得起大家?
⑤大家都不愿照顾老母亲,万一她有个三长两短,你们可以心安吗?
⑥只身在外要注意自己的安全,若有个三长两短,怎么对得起父母呢?
⑦自从丈夫出远门后,她每天提心吊胆,就怕听到什么三长两短的消息。
unfortunate; esp. death
万一,もしものこと
accident(malheur imprévu)
unerwartetes Unglück(plǒtzlicher Todesfall)
неожиданная неприятность
sān cháng liǎng duǎn
ABCD式组合,联合式结构
三长两短,常用汉语成语。ABCD式组合,联合式结构,三长两短意思是:比喻意外的灾祸或事故;现多指死亡。出自明・罗贯中《三遂平妖传》。一般作宾语,含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