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七嘴八舌”。见“七嘴八舌”条。
此处所列为“七嘴八舌”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在汉语中,使用七和八组成的词语相当多,除“七嘴八舌”外,另如“七上八下”、“七零八落”、“七折八扣”、“七扯八扯”等,是汉语中常见的组合,都有点杂乱的意思。出现“七嘴八舌”较早的文献,如明代冯惟敏《海浮山堂词稿・卷二下》有一阕〈仙桂引〉,标题为〈思归〉的曲,是讲作者想归隐的心境。其中有几句:“猛想起冷清清竹篱茅舍,翠巍巍青山绿野,静沉沉洞府岩穴。静沉沉洞府岩穴,收拾起万绪千头,脱离了七嘴八舌。”大意是说回想起自己当赶快脱离官场是非,归隐到那青山绿野的茅舍,虽是冷清、静沉,却可以省却多少烦恼,避开那人多嘴杂的是是非非。后来“七嘴八舌”可能就是出自此处,用来形容人多口杂,议论纷乱。
all talking at once(all talking together)
qī zuǐ bā zhāng
ABCD式组合,联合式结构
七嘴八张,汉语成语。ABCD式组合,联合式结构,七嘴八张意思是:形容人多语杂。出自《东周列国志》第三二回。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