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循序渐进地诱导别人。语本《论语・子罕》。△“欲罢不能”
[1][2]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3]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4],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1]颜渊:公元前521∼490,名回,字子渊,春秋鲁人。孔子弟子。天资明睿,贫而好学,于弟子中最贤,孔子称其“不迁怒,不贰过”。后世称为“复圣”,列于孔门德行科。
[2]喟然:叹气的样子。
[3]循循然:循序渐进的样子。
[4]欲罢不能:想要停止却做不到。见“欲罢不能”。
孔子是春秋鲁国陬邑人,鲁定公时为大司寇,鲁国大治。后因政治理念与权臣季桓子不合,周游列国十三年,却未受到其他国君的重用,返回鲁国,致力于古代典籍的整理。孔子秉持“有教无类”的精神,开平民教育的先河,有弟子三千人,颜渊是其中最贤能特出的一位。孔门后学记录孔子应答弟子、时人以及弟子间的问答之语,而成《论语》一书,其中可见孔子思想的纲领,及治学的方式。〈子罕〉篇载,颜渊感叹道:“老师善于诱导人循序渐进地为学向善,他让我广求学问,行为合于礼。使我想停止,都停不下来。我已用尽我的才能去做,但老师如树立新的目标,又高远非凡,我虽想逐步追随,也没法办到。”说明孔子的学问博大精深,而且注重教学方法,按著每个人的资质和学养,一步步地引导学生学习,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教学目标的所在。“循循善诱”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形容善于循序渐进地诱导别人。
语义形容善于循序渐进地诱导别人。
类别用在“教育感化”的表述上。
①他循循善诱,使我很快就学会了电脑输入法。
②老师教学严谨,循循善诱,深受我们的爱戴。
③要不是老师循循善诱,我一定无法在比赛中得奖。
④在老师的循循善诱之下,同学的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
⑤幼稚园学童最需要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来启发他们的心智。
⑥我母亲循循善诱,总让我做事前先明辨是非,而非在事后一味地指摘错误。
lead men skillfully by orderly method
順(じゅん)を追(お)って指導(しどう)する
instruire par degré et avec méthode
jn schrittweise mit Geschick und Geduld anleiten Kǒnnen
терпеливое и искусное обучение
xún xún shàn yòu
AABC式组合,偏正式结构
循循善诱,常用汉语成语。AABC式组合,偏正式结构,循循善诱意思是: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出自春秋・孔子《论语・子罕》。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