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查字、词、成语解释_查组词 - 查字词网

中秋

基础信息

  • 词语
  • 繁体
  • 拼音zhōng qiū
  • 词性名词
  • 近义词团圆 团聚
  • 反义词
  • 用法

词语解释

中秋zhōng qiū

农历八月十五日。

中秋。 —— 清 · 邵长蘅《青门剩稿》

mid-autumn;

引证解释

1.指农历八月十五日。

唐 · 白居易 《效陶潜体》诗之七:“中秋五夜明月在前轩。”
宋 · 吴自牧 《梦粱录 · 中秋》:“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
元 · 关汉卿 望江亭第四折:“俺两口儿今年做一个中秋八月圆。”
老舍 四世同堂三九:“在他的端阳节那组卡片中,五毒饼正和中秋月饼年节年糕一样,是用红字写着的。”

2.指秋季的第二个月。

《周礼 · 天官 · 司裘》:“中秋献良裘。”
郑玄 注:“中,音仲。”
唐 · 顾况 《望初月简于吏部》诗:“泬寥中秋夜,坐见如钩月。”
叶圣陶 《饭》:“这时候正是中秋天气。”

国语辞典

中秋zhōng qiū

1.仲秋。指秋季第二个月。

周礼 · 夏官 · 大司马:“中秋治兵,如振旅之陈。”

2.农历八月十五日。参见“中秋节" class=primary href=/cidian/ci-fbd2d084c>中秋节”条。

网络解释

中秋 (中国传统节日)

中秋,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东亚诸国中的传统文化节日,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团圆节,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节源于上古天象崇拜,由祭月活动演变而来。中秋习俗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中秋已与元旦齐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南亚和东北亚一些国家尤其生活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节是中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灯。但中秋没有元宵节那样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

中秋造句

  • 暂无中秋的造句内容

您可能感兴趣的词

zhōng qiū

中秋

中秋,拼音是:zhōng qiū。名词。意思是:①.仲秋。指秋季第二个月。②.农历八月十五日。参见“中秋节”条。

浏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