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学官名。六国时有博士,秦因之。唐有太学博士、算学博士等,皆教授官。明清仍之,稍有不同。
例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 明 ·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英court academician (in feudal China);
2.博通古今的人。
英learned scholar;
3.学位名。学位的最高一级。
例文学博士。医学博士。
英doctor;
4.古代对茶坊伙计、手工艺者的尊称,犹后世称人为师傅。
例茶博士。酒博士。
英master;
1.博学多闻,通达古今的人士。
引《战国策 · 赵策三》:“子南方之博士也,何以教之?”
2.职官名。起源于战国,秦、汉时设置。因其掌通古今,以备咨诣,为学术顾问的性质。
引《汉书 · 卷一〇 · 成帝纪》:“古之立太学,将以传先王之业,流化于天下也。儒林之官,四海渊源,宜皆明于古今,温故知新,通达国体,故谓之博士。”
3.在大学或独立学院研究所研读的博士候选人,通过该校(院)学位考试,经教育部覆核无异者,所获颁的学位,为现今最高的学位。
4.旧时对特殊技能专业人员的尊称。
引唐 · 封演《封氏闻见记 · 卷六 · 饮茶》:“茶毕,命奴才取钱三十文,酬煎茶博士。”
《西游记 · 第八五回》:“孽畜!你原来是个染博士出身!”
博士,古为官名。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如明代初期,朱允炆曾封方孝孺为“文学博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