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查字、词、成语解释_查组词 - 查字词网

混沌

基础信息

  • 词语
  • 繁体
  • 拼音hùn dùn
  • 词性形容词
  • 近义词无极 蒙胧 含混 模糊 含糊 朦胧 笼统 浑沌 朦拢
  • 反义词清晰 清楚
  • 用法

词语解释

混沌hùn dùn

1.我国民间传说中指盘古开天辟地之前天地模糊一团状态

chaos(the primeval state of the universe according to folklore);

2.形容蒙昧无知样子

innocent as a child;

3.糊涂(常用骂人)

muddled;

引证解释

1.古代传说中指世界开辟前元气未分、模糊一团的状态。

汉 · 班固 《白虎通 · 天地》:“混沌相连,视之不见,听之不闻,然后剖判。”
文选 · 班昭<东征赋>》“谅不登樔而椓蠡兮” 李善 注引 三国曹植 《迁都赋》:“览乾元之兆域兮,本人物上世;纷混沌而未分,与禽兽乎无别。”
唐 · 储光羲 《仲夏入园中东陂》诗:“暑雨若混沌清明空虚。”
《云笈七籤》卷二:“《太始经》云:‘昔二仪未分之时,号曰洪源。溟涬濛鸿,如鸡子状,名曰混沌。’”《西游记》第一回:“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
郭沫若 《七里山渠》诗:“相传在昔有 盘古,劈开混沌区宇。”

2.浑然一体不可分剖貌。

唐 · 孙思邈 四言诗:“一体混沌,两精感激。”
宋 · 吴曾 《能改斋漫录 · 神仙鬼怪》:“又有以两鸡子令占者, 简 曰:‘此物不难知,一雄兼一雌,请将打破看,方明混沌时。’”宋 · 严羽 《沧浪诗话 · 诗评》:“汉 · 魏 古诗,气象混沌,难以句摘。”
季子 《革命其可免乎》:“彼 俄 满 之交也,呼吸一气混沌无间,盖决然矣。”
孙景瑞 《红旗插上大门岛》第十章:“天并没有放晴迹象仍然细雨蒙松,云雾萦绕,海和天混沌一气。”

3.模糊;不分明

鲁迅 《两地书 · 致许广平一二六》:“但我也不来做教员,也不想说明别的原因所在于是就在混沌完结了。”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十九章:“她微微睁开眼睛呻吟一下,脑子里朦胧地、混沌浮现各种梦幻似的景象。”
艾青 《献给乡村的诗》:“他们的背被过重挑担压成弓形,他们的眼睛失望怨愤磨成混沌。”

4.糊涂。

元 · 无名氏 《小尉迟》第一折:“这个养爷老的混沌了,我是 刘季真 的儿。”
《水浒传》第二四回:“混沌浊物,我倒不曾见日头出半天里,便把着丧门关了。”
清 · 李渔 《蜃中楼 · 婚诺》:“谁想生下个儿子愈加混沌,喫饭不知饿饱,睡梦不知颠倒。”
洪深 《现代戏剧论》六:“拿见形式不见内容浮薄眼光和‘知二五不知一十’的混沌头脑观察社会固然觉得各种职业界很有高下区别。”

5.古代传说中央之帝 混沌,又称 浑沌,生无七窍,日凿一窍,七日凿成而死。比喻自然淳朴的状态。

唐 · 刘知几 《史通 · 言语:“用使 周 秦 言辞见於 魏 晋 · 之代, 楚 汉 · 应对,行乎 宋 · 齐 之日,而伪修 混沌,失彼天然。”
南史 · 齐江王锋传》:“锋 闻叹曰:‘ 江祏 遂復为 混沌 画眉欲益反弊耳。’”宋 · 张表臣 《珊瑚钩诗话》卷一:“篇章含蓄成为上,破碎雕鎪为下。如 杨大年 西崑体,非不佳也;而弄斤操斧太甚所谓七日而 混沌 死也。”

6.兽名。

国语辞典

混沌hùn dùn

1.传说中天地未形成时的那种元气未分,模糊不清的状态。也作“浑沌”。

西游记 · 第一回》:“混沌未 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
三国演义 · 第八六回》:“昔混沌既分,阴阳剖判; 轻清者上浮而为天,重浊者下凝而为地。”

2.融为一体不可分割的样子。

唐 · 孙思邈〈四言〉诗:“一体混沌,两精感激。”
宋 · 严羽沧浪诗话 · 诗评》:“汉魏古诗气象混沌难以句摘。”

清晰 清楚

3.糊涂无知的样子。

元 · 无名氏小尉迟 · 第一折》:“这个养爷老的混沌了,我是刘季真的儿。”
水浒传 · 第二四回》:“混沌浊物,我倒不曾日头半天里,便把著丧门关了。”

网络解释

混沌 (词语概念)

混沌是一个词语,读音为hùn dùn,也写作浑沌,中国古人想象中天地未开辟以前宇宙模糊一团的状态,也常用来形容思想模糊不清,不分明。

混沌造句

  • 暂无混沌的造句内容

您可能感兴趣的词

hùn dùn

混沌

混沌,拼音是:hùn dùn。形容词。意思是:①.传说中天地未形成时的那种元气未分,模糊不清的状态。也作“浑沌”。②.融为一体,不可分割的样子。③.糊涂无知的样子。

浏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