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亦作“偽托”。 2.指虚构。
词语释义
亦作“伪托”。 1.假托;假冒。 晋 袁宏 《后汉纪 · 桓帝纪下》:“违背经义,伪托神灵。” 清 杭世骏 《质疑 · 诸史问目》:“秦焚《诗》、《书》,《内经》想以方术得存,其书深奥精密,非后人所能伪托。”
(2).指虚构。郭沫若《屈原研究》:“禹的传说自然是伪托。”
wěi tuō
伪讬,拼音是:wěi tuō。意思是:1.亦作“偽托”。 2.指虚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