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心意得到满足而高兴得失去常态。
英slap-happy be lost in exhilaration;
1.谓因高兴而物我两忘。后以“得意忘形”形容高兴得失去常态,忘乎所以。
引《晋书 · 阮籍传》:“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
元 · 鲜于必仁 《折桂令 · 画》曲:“手掛掌坳,得意忘形,眼兴迢遥。”
《官场维新记》第六回:“袁伯珍 弄得得意忘形了。”
沙汀 《在祠堂里》:“当他向他的同事问询了几句以后,他就更加嚷叫得口沫乱飞,显出一种得意忘形的神态。”
2.谓取其精神而舍其形式。
引宋 · 欧阳修 《试笔 · 李邕书》:“余虽因 邕 书得笔法,然为字絶不相类,岂得其意而忘其形者邪?”
1.因高兴而物我两忘。语本后形容人高兴得忘其所以,举止失去了常态。元 · 鲜于必仁〈折桂令 · 辋川图〉曲:“得意忘形,眼兴迢遥。”
引《晋书 · 卷四九 · 阮籍传》:“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
2.取其精神而遗其形式。
引语本宋 · 欧阳修《试笔 · 李邕书》:“余虽因邕书得笔法,然为字绝不相类,岂得意而忘其形邪?”
dé yì wàng xíng
得意忘形,拼音是:dé yì wàng xíng。动词。意思是:①.因高兴而物我两忘。语本后形容人高兴得忘其所以,举止失去了常态。元·鲜于必仁〈折桂令·辋川图〉曲:“得意忘形,眼兴迢遥。”②.取其精神而遗其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