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失意的样子;心情迷茫的样子。
英frustrated; feel disappointed;
2.模糊不清的样子。
引证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 唐 · 李商隐《锦瑟》诗
自还海北,见平生亲旧,惘然如隔世人。 —— 宋 · 苏轼《与谢民师推官书》
1.若有所失的样子。
引《新唐书 · 卷二〇八 · 宦者传下 · 李辅国传》:“中外闻其失势,举相贺,辅国始惘然忧,不知所出,表乞解官。”
明 · 徐霖《绣襦记 · 第三八出》:“回首乡关,望断孤云惘然。”
2.模糊不清的样子。
引唐 · 李商隐〈锦瑟〉诗:“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宋 · 苏轼〈与谢民师推官书〉:“自还海北,见平生亲旧,惘然如隔世人。”
惘然,是汉语词汇。拼音为:wǎng rán。惘然的解释有几种,1. 为一般指心中若有所失的样子。2. 为疑惑不解的样子。3. 谓不知所措貌。4. 为迷糊不清的样子。5. 谓空无所有的样子。
若有所失的样子
模糊不清的样子
“惘然”不仅仅是对物理状态模糊不清的描述,更包含了心理层面的迷茫和失落,强调了一种由于失去或记忆模糊而产生的心理状态。
1. 李商隐《锦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追忆,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当时无法把握情感的无奈和遗憾。
2. 杜甫《临别送张諲入蜀》
“岂复慰老夫,惘然难久留。”
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惆怅和无奈。
3. 韩愈《圣政纪颂》
“昏昏还就枕,惘惘梦相值。”
描绘了诗人在梦中迷茫徘徊的情景。
4. 欧阳修《寄皇甫湜》
“惘然无所依,归驾不停轭。”
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迷茫和无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