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伤心,哀痛。~哀。~伤。~怆。~痛。~切。~惨。~凉。~愤。~凄。~恸。~吟。~壮。~观。~剧。乐极生~。
②怜悯。~天悯人。
形
1.形声。从心,非声。本义:哀伤;痛心。
2.同本义。
悲,痛也。--- 《说文》悲,伤也。--- 《广雅》忧心且悲。--- 《诗 · 小雅 · 鼓钟》我心伤悲。--- 《诗 · 召南 · 草虫》并于肺则悲。--- 《素问 · 宣明五气篇》至于悲谷。--- 《淮南子 · 天文》。注:“西南方之大壑也。言深峻,临其上令人悲思,故名。”何哭之甚悲也。--- 晋 · 干宝《搜神记》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乐府诗集 · 长歌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宋 · 范仲淹《岳阳楼记》
悲怆(悲伤);悲怨(悲痛怨恨);悲惋(悲伤惋惜);悲吟(悲伤哀叹);悲忧(悲伤忧虑);悲郁(悲伤忧郁);悲涕(悲痛的眼泪);悲哭(悲痛号哭);悲怒(悲痛愤怒);悲疚(悲痛);悲戚(悲痛忧伤);悲恻(悲痛)
grieved; sad;
3.悲哀。
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清 · 林觉民《与妻书》
悲雨(因悲哀而泪下如雨);悲哽(悲哀哽咽)
doleful;
4.悲壮;悲凉。
戍角悲吟。--- 宋 · 姜夔《扬州慢》
悲角(悲壮的号角声);悲风(凄厉的风声);悲默(忧伤沉默)
solemn and stirring;
5.悲愤。
余闻而愈悲。--- 唐 · 柳宗元《捕蛇者说》
grieved and indignation;
动
1.眷念;怅望。
游子悲故乡。--- 《汉书 · 高帝纪》。颜师古注:“悲谓顾念也。”
悲思(思念,怅念)
think of;
2.哀怜;怜悯。
悲予志焉。--- 宋 · 文天祥《指南录 · 后序》余悲之。--- 唐 · 柳宗元《捕蛇者说》
compassion; pity;
3.感叹,慨叹。
悲哉世也。--- 明 · 刘基《郁离子 · 千里马篇》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宋 ·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sigh with feeling;
4.可悲。
以此为治,岂不悲哉!--- 《吕氏春秋 · 察今》
lamentable; sad;
名
1.悲哀,伤心。
悲喜交集;悲欢离合
sorrow;
2.悲叹。
发其志士之悲哉?--- 明 · 张溥《五人墓碑记》
sad with feeling;
3.佛教语,愿解他人痛苦之心。悲是大乘佛教菩萨概念的基本特点。
大悲,拔一切众生苦。--- 《大智度论》。又如:慈悲;大慈大悲;悲智
karuna;
4.苦。
吾于佗文不知蹇涩,惟作诗甚苦,悲唫累日,仅能成篇。--- 宋 · 胡仔《杜少陵三》
hardwor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