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不良的社会风气和习俗。#语出《礼记・乐记》
凡奸声感人,而逆气应之。逆气成象,而淫乐兴焉。正声感人,而顺气应之。顺气成象,而和乐兴焉。……然后发以声音,而文以琴瑟,动以干戚,饰以羽旄,从以箫管;奋至德之光,动四气之和,以著万物之理。是故清明象天,广大象地,终始象四时,周还象风雨;五色成文而不乱,八风从律而不奸,百度得数而有常;小大相成,终始相生,倡和清浊,迭相为经。故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
[1]典故或见于《荀子・乐论》。
《荀子・乐论》
故先王贵礼乐而贱邪音。其在序官也,曰:“修宪命,审诛赏,禁淫声,以时顺修,使夷俗邪音不敢乱雅,太师之事也。”墨子曰:“乐者,圣王之所非也,而儒者为之,过也。”君子以为不然。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
〈乐记〉是古代流传下来最早记录音乐理论的文章。这篇文章谈到音乐的产生及其作用,大意是:当人心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而产生情感时,就会发出声音。把各种声音结合起来,加上舞蹈动作,就进而产生音乐。所以古代圣王都十分注重对人心会产生影响的事物,并且主张用“礼义”来导正人民的行为,以“音乐”来调和人民的心性。音乐之中,又以和善纯正的音乐,最能让人心平气和,耳目清明灵敏,长期下来可以潜移默化人民的心性,进而改善不良的社会风气和习俗,使天下回复和平安宁。“移风易俗”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个成语,用于表示改善不良的社会风气和习俗。
语义改善不良的社会风气和习俗。
类别用在“改善风俗”的表述上。
①世衰道微,人心不古;移风易俗,谈何容易!
②移风易俗虽然很困难,却是政府责无旁贷的任务。
③推广这些净化歌曲的目的在于移风易俗,矫正民心。
④典雅的音乐具有移风易俗的功效,当然值得大力推广。
⑤这位乡先辈在婚丧嫁娶等各方面带头移风易俗,深受好评。
⑥想要移风易俗,不能光喊口号,唯有在上位者以身作则才能达到风行草偃的效果。
change existing habits and customs
古(ふる)い風俗習慣(ふうぞくしゅうかん)を改(あらた)める
changer moeurs et coutumes(modifier les coutumes)
Sitten und Gebrǎuche ǎndern
изменить стáрые обычаи и нрáвы
yí fēng yì sú
ABCD式组合,联合式结构
移风易俗,常用汉语成语。ABCD式组合,联合式结构,移风易俗意思是:指改变旧的风俗习惯。出自西汉・戴圣《礼记・乐记》。一般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