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查字、词、成语解释_查组词 - 查字词网

信不由中

基础信息

  • 成语信不由中
  • 拼音 xìn bù yóu zhōng
  • 感情 贬义成语
  • 近义词 言不由衷
  • 出处 1. 《左传.隐公三年》:“信不由中,质无益也。”
    2. 汉・应劭《风俗通义.十反》:“信不由中,文辞何为?”
    3. 宋・田锡《上真宗论拣选强壮失信》:“若信不由中,事出虑外,恐国家多难,自今日始。”

成语解释

【释义】

犹“言不由衷”。见“言不由衷”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言不由衷”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言不由衷”原作“信不由中”,指诚信不由中,信,人言也,亦言不由中意。春秋初年,周平王性格软弱,王室政权完全掌握在诸侯国的郑武公和其子郑庄公手里。对于这样的情况,周平王常常觉得不安,所以想将部分权力转移到虢公手上。郑庄公得知后,前往质问,周平王慑于庄公的气势,只好赶紧否认,并且与郑国交换人质以示诚信。但平王死后,桓王继位,便真地将政权移转到虢公手里。郑庄公大为愤怒,于是强夺了周朝两座城池所收成的作物以示报复。周、郑两国从此交恶。史家对这件事的评论是:如果承诺不是发自于内心,即使强留人质作为抵押,仍然无法保证彼此能信守约定。但如果行事能秉持忠恕之道,遵循礼法,即使没有任何抵押物,也不会破坏盟约。后来“言不由衷”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言词与心意相违背,今则多泛指心口不一,虚应敷衍。

【书证】

  • 01.《左传・隐公三年》:“周、郑交恶。君子曰:『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源)

成语接龙

正在加载接龙成语...

xìn bù yóu zhōng

信不由中

ABCD式组合,主谓式结构

信不由中,汉语成语。ABCD式组合,主谓式结构,信不由中意思是: 诚信只表现在口头上而不是发自内心。出自《左传.隐公三年》。

浏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