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途而废”之“途”,典源作“涂”。事情没做成功就停止。比喻做事情有始无终。语本《礼记・中庸》。△“中道而废”
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1]而废,吾弗能[2]矣。君子依乎中庸,遯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1]涂:通“途”,道路。
[2]已:停止。
“半途而废”原作“半涂而废”。“半途”是半路的意思,即“中道”、“中途”,“半途而废”是指半路就停下来而不再前进,整句成语引申为事情没能持续下去就停止的意思。这个成语出自《礼记・中庸》,孔子认为君子遵循正道而行,假如半途而废,而他是绝不能中途停止的。充分显露出对圣人德行的向慕。“半途而废”就用来比喻做事情有始无终。
语义比喻做事情有始无终。
类别用在“中途停止”的表述上。
①一个人做事情老是半途而废,怎能有成?
②老师告诉我们做事要有恒心,不可半途而废。
③做事半途而废的人,永远尝不到成功的果实。
④我不是半途而废,而是发现自己不适合走这条路。
⑤我既然答应你,就会坚持下去,绝不会半途而废。
⑥快到山顶了,大家坚持下去,千万不要半途而废!
⑦事情往往不是败在开头,而是无力为继,半途而废。
⑧一个人无论求学或做事都要有始有终,不可半途而废。
⑨她那时学琴,如果不半途而废,应该已有相当的成绩。
⑩做事应当有始有终,如果半途而废,如何获得大家的信任?
⑪你对这次考试已花费相当多心血,如果半途而废,岂不可惜了?
⑫坚持与不坚持的差别,就在别人取得了成功,自己却落了个半途而废。
leave sth.unfinished
中途でやめる
s'arrêter en beau chemin
etwas auf halbem Weg aufgeben
брóсить на полпутй
bàn tú ér fèi
ABCD式组合,偏正式结构
半途而废,常用汉语成语。ABCD式组合,偏正式结构,半途而废意思是:路走到一半停了下来。比喻事业没做完就停止;不能善始善终。出自西汉・戴圣《礼记・中庸》。一般作谓语、状语、定语、补语,比喻做事有始无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