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查字、词、成语解释_查组词 - 查字词网

一目五行

基础信息

  • 成语一目五行
  • 拼音 yī mù wǔ háng
  • 感情 中性成语
  • 近义词 一目十行   一目数行
  • 出处 《辽史・杨遵勖传》:“天下之事,丛于枢府,簿书填委。遵勖一目五行俱下,判决如流。”
  • 用法 作谓语、状语;指看书非常快。
  • 例句 幼颖悟,读书一目五行,尝阅衡州《净居院碑》,文近千言,一览背诵无遗。《元史·许有壬传》

成语解释

【释义】

犹“一目十行”。见“一目十行”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一目十行”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一般人用眼睛看书,一次只能看一行,可是却有一些人一次可以看多行,所以可用“一目多行”来形容阅读速度很快。比较早的用法出自于东汉孔融〈汝颖优劣论〉。这一篇〈汝颍优劣论〉,就是当时众多品评文章之一。孔融分别从八个方面来论证汝南人士胜于颍川人士:戴子高颉颃天子,许子伯嚎哭时事,许掾兴水利助乡里,张元伯鬼魂通灵,应世叔能同时阅读五行文字,李洪代弟赴死,翟文仲起义兵讨伐乱逆,袁著上书进谏。汝南地区这八个人的行为,在孔融看来,颍川人士都无法做到,因此写下这篇文章,以举证事例的方式,驳斥陈群的颍川人士优于汝南之说。原文中就见到了“五行俱下”的用法。另外在《梁书・简文帝本纪》、《齐书・河南王康舒孝瑜列传》则有读书“十行俱下”的说法,文献上也见有“七行俱下”、“数行并下”等用法。后来以“一目十行”最为常用,演变为一句成语,用来形容阅读速度的快速。

【书证】

  • 01.《石门文字禅・卷二・赠黄得运神童》:“君初发齐眉,玉颊照秋光。诵诗巨万纸,一目俱五行。”
  • 02.《元史・卷一八二・许有壬列传》:“有壬幼颖悟,读书一目五行,尝阅衡州〈净居院碑〉,文近千言,一览辄背诵无遗。”

成语接龙

yī mù wǔ háng

一目五行

ABCD式组合,偏正式结构

一目五行,汉语成语。ABCD式组合,偏正式结构,一目五行意思是:犹一目十行。出自《辽史・杨遵勖传》。一般作谓语、状语,指看书非常快。

浏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