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满足如意。语本《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中》。△“称心如意”
初,甄丰、刘歆、王舜为莽腹心,倡导在位,褒扬功德;“安汉”、“宰衡”之号及封莽母、两子、兄子,皆丰等所共谋,而丰、舜、歆亦受其赐,并富贵矣,非复欲令莽居摄也。居摄之萌,出于泉陵侯刘庆、前𪸩光谢嚣、长安令田终术。[1][2],意欲[3]。[4]等承顺其意,莽辄复封[5]、[6]两子及丰孙。丰等爵位已盛,心意既满,又实畏汉宗室、天下豪桀。而疏远欲进者,并作符命,莽遂据以即真,舜、歆内惧而已。
[1]莽:王莽(公元前45—公元23),字巨君,汉东平陵(今山东历城县东)人。孝元皇后的姪儿。先为大司马,以恭俭收人望,平帝立,元后临朝称制,委政于莽,号安汉公。后假禅让之名,篡汉自立,国号新,法令烦苛,光武起兵讨之,王莽兵败被杀,在位十五年。
[2]羽翼已成:比喻已得到辅佐的人才,势力已经巩固壮大。
[3]称摄:自封为摄政王。摄,摄政,代替君主处理国政者。
[4]丰:甄丰(?∼公元10),西汉人。平帝初,以左将军光禄勋与王莽等定策安宗庙,封广阳侯,为少傅。为王莽心腹,莽称帝,按金匮拜为更始将军、广新公。后其子甄寻以作符命被王莽处死,遂自杀。
[5]舜:王舜(?∼公元前11),西汉济南东平陵人。王莽从弟。哀帝时嗣爵安阳侯。以车骑将军迎立平帝。王莽居摄,以舜为太傅左辅。始建国元年,为太师,封安新公,寻病悸死。
[6]歆:刘歆(公元?—23)字子骏,后改名为秀,字颖叔,刘向之子。为汉代学者,继父业,整理六艺群书,编成《七略》。对经籍目录学具卓越贡献。
“心满意足”是指心意满足。《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中》中有“丰等爵位已盛,心意既满”这句话,以“心意既满”描述王莽心腹甄丰等人受封高官,子孙亦受恩惠,心意满足。甄丰等人当初依附王莽,原只是想攀龙附凤以求取功名,不料王莽竟然篡汉,自立为帝,以甄丰等人为功臣,大肆加封进爵,甄丰等人毕竟为汉朝故臣,对汉朝宗室与天下豪杰仍心存顾忌,也不敢太过嚣张,所以才会有“心意既满”之感。后来“心满意足”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指心意满足。
语义心理满足如意。
类别用在“合意满足”的表述上。
①他心满意足地把玩著刚到手的战利品。
②看著怀里白胖的儿子,她露出心满意足的笑容。
③抱著心爱的模型玩具,弟弟心满意足地进入梦乡。
④爸爸对每天晚饭后能泡上一壶好茶,感到心满意足。
⑤在婚礼上,哥哥一直笑呵呵的,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
⑥辛苦工作了一辈子,终于看到小孩个个有成就,她感到非常心满意足。
⑦妈妈总是说:“如果能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这辈子也就心满意足了。”
同义“心满意足”及“称心如意”都有获得满足的意思。
异义“心满意足”侧重于心意满足;“称心如意”侧重于合乎期望。
心满意足 | 称心如意 | 例句 |
---|---|---|
✅ | ❌ | 妈妈总是说:「如果能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这辈子也就心满意足了。 |
❌ | ✅ | 他一向成绩很差,总是期盼考个及格,这次考了六十分,终于可以称心如意。 |
be perfectly content
すっかり満足(まんぞく)する,何(なに)ーつ不満(ふまん)がない
pleinement satisfait
mit etwas sehr zufrieden sein(über etwas Genugtung empfinden)
полное удовлетворение(в душе рáдоваться)
xīn mǎn yì zú
ABCD式组合,联合式结构
心满意足,常用汉语成语。ABCD式组合,联合式结构,心满意足意思是:称心如意;非常满足。出自宋・刘克庄《答欧阳秘书书》。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人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