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古人叶公以喜欢龙闻名,但真龙下凡到他家,他却被吓得面无人色。比喻所好似是而非,以致表里不一,有名无实。#典出《庄子》逸文。
[2]见[3],哀公不礼。曰:“臣闻君好士,不远千里以见公。今见公之好士也,有似叶公子高之好龙。叶公好龙,室中雕文尽以为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4],拖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神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夫似龙而非龙也;今君非好士也,好夫似士而非好士也。
[1]典故或见于汉・刘向《新序・卷五・杂事》。
[2]子张:公元前503∼?,姓颛孙,名师,字子张。春秋陈国人,孔子弟子。其资质宽冲,博接从容,然不务立于仁义之行,故孔子弟子友之而弗敬。
[3]鲁哀公:?∼公元前467,春秋鲁国国君。名蒋,一作将。哀公时患三桓势大,欲借诸侯之力抑之,反为三桓所攻,奔于卫,后为国人迎归。在位二十七年。
[4]牖:音yǒu,窗户。
汉・刘向《新序・卷五・杂事》
子张见鲁哀公,七日而哀公不礼。托仆夫而去,曰:「臣闻君好士,故不远千里之外,犯霜露,冒尘垢,百舍重趼,不敢休息,以见君。七日而君不礼,君之好士也,有似叶公子高之好龙也。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拖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今臣闻君好士,故不远千里之外,以见君,七日不礼,君非好士也,好夫似士而非士者也。……”
子张是孔子的弟子,他的资质聪颖,勤学好问,善于待人接物,交友颇广。相传子张想在仕途上有所发展,正好听说鲁哀公喜好结交士人,于是他来到鲁国,希望能得到哀公的赏识。可是,却迟迟未能受到哀公的敬重和礼遇。子张失望之余,就说了一个故事,请人转告哀公,自己就离去了。故事是这样子的:“从前有个叫叶公的人,他非常喜欢龙,居室都雕著龙的图案。天上的龙知道叶公爱龙成痴,于是亲自下凡,来到叶公家里,想让叶公看看真龙的模样。本来以为叶公看到真龙会十分高兴,没想到叶公居然吓得魂飞魄散,脸色苍白。这时大家才明白,叶公喜欢的不是真的龙,而是像龙却非龙的假龙。”子张说这个故事的用意,是要讽刺鲁哀公并非真正的想结交士人,不过是徒慕虚名罢了。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叶公好龙”,用于比喻所好似是而非,以致表里不一,有名无实。
语义比喻所好似是而非,以致表里不一,有名无实。
类别用在“表里不一”的表述上。
①曾参杀人,积非成是;叶公好龙,似是而非。
②这种不切实际的理想,犹如叶公好龙,无法接受现实的考验。
③这些人成天叫改革,实际上只是叶公好龙,真要他们提出改革建议时,个个噤若寒蝉。
④你不是说喜欢音乐吗?真邀你去听音乐会,你又推说没时间,这与叶公好龙有什么区别!
⑤他口口声声争著上前线,今天一听到枪声就已吓得面无人色,这种叶公好龙的表现,真是令人错愕!
Lord Ye who chaimed to be fond of dragons was scared out of his wits when a real one appeared.
любовь Егуна к драконам(показнáя любовь)
yè gōng hào lóng
ABCD式组合,主谓式结构
叶公好龙,常用汉语成语。ABCD式组合,主谓式结构,叶公好龙意思是:比喻表面上爱好某种事物;但并非真正地爱好它;甚至畏惧它。出自西汉・刘向《新序・杂事》。一般作定语、宾语,含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