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大话而不感到难为情。语出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宪问》。
《论语・宪问》:“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朱熹・集注:“大言不[1],则无必为之志,而不自[2]其能否矣。欲[3]其言,岂不难哉?”
[1]惭:害臊、难为情。
[2]度:音duò,考量。
[3]践:实现、履行。
“大言”是指夸大不实的言论。“大言不惭”指说大话而不觉羞愧。《论语》里记载,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孔子的意思是:一个人说大话不觉得惭愧,做起来就会变得很困难。南宋的朱熹在为这段文字作注时写到:讲大话而不知羞愧的人,心里必定没有决心要完成它,因此根本不会考量自己能不能做到,要他实践诺言不是很困难吗?后来“大言不惭”就被用来形容人说大话而不觉羞愧。
语义形容人说大话而不感到难为情。贬义。
类别用在“言语夸大”的表述上。
①论能力他表现平平,可是大言不惭的功夫倒是一流。
②老王最喜欢说些大言不惭的话,来吹捧自己的能力。
③像他这种大言不惭的人,说话连一点可信度也没有。
④他老是爱在聚会场合大言不惭地吹嘘自己的丰功伟绩。
⑤老李平日就喜欢大言不惭,吹起牛来一点都不会脸红。
⑥说句大言不惭的话,这次要不是我出面,生意哪能做得这么顺利?
⑦他仗著自己稍懂一点《易》理,便大言不惭地说自己是个“未卜先知”。
形音惭,音cán。羞愧。不可写作“渐”。
boast without shame
憶面 (おくめん)もなく大口を叩 (たた)く
se vanter,fanfaronner effrontément
говорить не краснéя
dà yán bù cán
ABCD式组合,紧缩式结构
大言不惭,常用汉语成语。ABCD式组合,紧缩式结构,大言不惭意思是:满口自吹自夸的话;一点也不觉得难为情。出自春秋・孔子《论语・宪问》。宋・朱熹注:“大言不惭,则无必为之志,而不自度其能否矣。”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