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落花流水”。见“落花流水”条。
此处所列为“落花流水”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落花流水”是暮春时,凋零的落花被流水带走的景象。此语常见于诗词中,例如李群玉的〈奉和张舍人送秦炼师归岑公山〉诗。李群玉,字文山,晚唐诗人。他的个性淡泊名利,曾应进士举,不第。至于诗风,《唐摭言》曾称他“诗篇妍丽,才力遒健”,算是正面的评价。在这首诗中,李群玉描写了在暮春之时送友人离去的情景,藉著落下的花瓣随著水流而去,更让人平添几许依依愁绪。“落花流水”本来是客观的自然景色,在诗人墨客眼中成了离愁、哀伤的象征。这种意象的借用,像赵嘏的“无限春愁莫相问,落花流水洞房深”、李嘉祐的“落花流水共添悲”都是。五代时,南唐李后主有一阙〈浪淘沙・帘外雨潺潺〉词,里头有两句:“流水落花归去也,天上人间。”用“流水落花”来描述自己亡国前的种种已经不可再行拥有,现在和过去犹如天上人间般的不同。这里“流水落花”词序虽然颠倒,意思是一样的。所以后来“落花流水”多被用来形容零落残败,杂乱的景象。
flowing water and fallen flowers
liú shuǐ luò huā
ABCD式组合,联合式结构
流水落花,常用汉语成语。ABCD式组合,联合式结构,流水落花意思是:形容春残的景象。也比喻好时光的消逝。出自五代十国・南唐・李煜《浪淘沙》词。一般作主语、宾语,形容春残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