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每作一首诗,即令一老妇人读诗,若了解则收录,否则再修改。#典出宋・释惠洪《冷斋夜话・卷一・老妪解诗》。后用“老妪能解”形容文字通俗明白,浅显易懂。
[1]每作诗,令一[2]解之。问曰:“解否?”妪曰“解”,则录之;“不解”,则易之。故唐末之诗近于[3]。
[1]白乐天:白居易(公元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下邽人。居易文章精切,尤工诗,作品平易近人,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晚年放意诗酒,号醉吟先生。
[2]老妪:年老的妇人。妪,音yù。
[3]鄙俚:质朴、粗俗。
另可参考:宋・彭乘《墨客挥犀》卷三
唐朝诗人白居易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的作品平易近人。据《冷斋夜话》记载:他每作好一首诗,都会读给一个老妇人听,如果老妇人听得懂诗的意涵,就收录;如果不懂,就再修改。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老妪能解”,用来形容文字通俗明白,浅显易懂。
语义形容文字通俗明白,浅显易懂。
类别用在“浅显易懂”的表述上。
①这本书读起来浅白幽默,真可说是老妪能解。
②白居易的诗因为写得老妪能解,所以有著广大的读者。
③歌仔戏所以能流行,正是因为它通俗浅白,老妪能解。
④这位作家的文章平易近人,老妪能解,因此深受读者欢迎。
⑤流行文化要求的是“通俗”,做到老妪能解,所以才能吸引许多支持者。
⑥让优美的表演艺术能普及化,做到雅俗共赏,老妪能解,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
intelligible even to a senile woman
lǎo yù néng jiě
ABCD式组合,主谓式结构
老妪能解,常用汉语成语。ABCD式组合,主谓式结构,老妪能解意思是:老年妇女都听得懂。后用以形容诗文通俗明白;浅显易懂。出自宋・释惠洪《冷斋夜话》第一卷。一般作谓语、定语,形容通俗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