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指声音相应和。语出《《易经・乾卦》:“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孔颖达・正义》:“同声相应者,若弹宫而宫应,弹角而角动是也。”后比喻志趣相同的人互相应和。《三国志・卷二十一・魏书・王粲等传・评曰》:“昔文帝、陈王以公子之尊,博好文采,同声相应,才士并出。”《唐・杨烱・晦日药园诗序》:“凡我良友,同声相应。”或作“同声之应”。
Like attracts like.
tóng shēng xiāng yìng
ABCD式组合,主谓式结构
同声相应,常用汉语成语。ABCD式组合,主谓式结构,同声相应意思是: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指志趣、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响应,自然地结合在一起。出自《周易・干》。一般作谓语、宾语,含褒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