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要进棺材。指年纪已大,寿命将尽。语本《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晋人伐诸蒲城。蒲城人欲战,重耳不可,曰:“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于是乎得人。有人而校,罪莫大焉。吾其奔也。”遂奔狄。从者: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司空季子。狄人伐𪪞咎如,获其二女:叔隗、季隗,纳诸公子。公子取季隗,生伯儵、叔刘;以叔隗妻赵衰,生盾。将适齐,谓[1]曰:“待我二十五年,不来而后嫁。”对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2]焉。请待子。”处狄十二年而行。
[1]季隗:春秋时𪪞咎如(狄族一支)人,晋公子重耳逃亡狄国时所娶的妻子,生卒年不详。隗,音wěi。
[2]就木:进入棺材,指死亡。
晋公子重耳,是晋献公的次子,因为献公晚年十分宠爱骊姬,想要改立骊姬的儿子为太子,结果太子申生被迫自杀,重耳在狐偃、赵衰等臣子的掩护下逃亡国外十九年,先后到过狄、卫、齐、曹、宋、郑、楚、秦诸国。他在狄国住了十二年,并且娶季隗为妻,生下伯鯈(chóu)、叔刘。后来决定离开狄国前往齐国时,他要季隗等他二十五年,如果没有回来就改嫁。季隗则表明说她已经二十五岁,再过二十五年就是快要进棺材的老太婆了,坚持要等他。后来重耳借助秦穆公的力量回到晋国,即位成为晋文公,并依言将季隗接回国。后来“行将就木”这个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指年纪已大,寿命将尽。
语义指年纪已大,寿命将尽。
类别用在“生命将尽”的表述上。
①对方已是一个行将就木的人,你就饶了他吧!
②他虽然年纪轻,却一天到晚垂头丧气,就像个行将就木的人。
③他虽是风烛残年、行将就木之人,但内心却仍保有一分赤子之心。
④老人说:“我已行将就木,别无所求,只求你们在我身后好好照顾我的家小。”
⑤老人气得发狠地说:“为了一个理字,我虽是行将就木的人,也要跟你周旋到底!”
have one foot in the grave(One's hour is come.; be at death's door)
死期(しき)が近(ちか)づく
avoir un pied dans la tombe
быть одной ногой в могиле
xíng jiāng jiù mù
ABCD式组合,偏正式结构
行将就木,常用汉语成语。ABCD式组合,偏正式结构,行将就木意思是:指人寿命已经不长;快要进棺材了。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一般作谓语、定语,含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