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当机立断”。见“当机立断”条。
此处所列为“当机立断”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当机立断”原作“应机立断”。三国时,魏国文书官陈琳因为文笔佳、学问好,曹丕、曹植兄弟常与他书信往返,分享自己写的文章,交换意见与心得。有一次,曹植把写好的〈龟赋〉给陈琳看,第二天陈琳便回信盛赞曹植的文笔,说他高才脱俗,文章用语绝妙,意境深远,这种天赋,一般人即使花时间学习也办不到。陈琳并用古代名剑青萍、干将来比喻曹植的才气,这两把名剑十分锐利,削铁如泥,任何东西都能立刻切断,连一点声音都没有,而曹植的才华就如这两把剑般地超群。在这篇文章中,“应机立断”是用来形容青萍、干将这两把古代名剑的锐利,任何东西一切下去马上就断了。后来,“当机立断”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指当下立刻作出决断,毫不迟疑。
act upon the opportunity
yìng jī lì duàn
ABCD式组合,偏正式结构
应机立断,常用汉语成语。ABCD式组合,偏正式结构,应机立断意思是:犹言当机立断。形容在紧要关头处事果断。出自汉・陈琳《答东阿王笺》。一般作谓语、定语,指当机立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