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蔽别人的耳目。比喻用假象欺骗、蒙蔽他人。语本《大宋宣和遗事・亨集》。
近闻有贼臣高俅、杨戬,乃市井无籍小人,一旦遭遇圣恩,巧进佞谀,簧蛊圣听,轻屑万乘之尊严,下游民间之坊市,宿于[1],事迹显然,虽欲掩人之耳目,不可得也。
[1]娼馆:妓院。
“掩人耳目”的典源本于《大宋宣和遗事・亨集》。《大宋宣和遗事》主要叙述宋徽宗、钦宗、高宗三朝的故事,其〈亨集〉里有一段记载:宋徽宗眼见国势渐衰,又有臣子上奏国家将有刀兵之危,因而十分忧愁。陪侍在旁的平章高俅、御史杨戬,见徽宗闷闷不乐,就建议徽宗要及时行乐。于是他们带徽宗微服出游,到了金环巷,与名妓李师师喝酒作乐。这件事传到谏臣曹辅耳中,随即进表直谏徽宗不该被奸臣蛊惑,贵为天子竟到市井民间游玩,宠幸娼妓,睡在娼馆里。这种行事举动,想要遮蔽他人的耳目,实在不可能。如果天下人都知道了,史官也记在史书上,到时可是贻笑万代,不可以不谨慎啊!后来“掩人耳目”这个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用假象欺骗、蒙蔽他人。如《镜花缘》第七三回:“就如人家做文,往往窃取陈编,攘为己有,惟恐别人看出,不免又添些自己意思,杂七杂八,强为贯串,以为掩人耳目。”
语义比喻用假象欺骗、蒙蔽他人。
类别用在“欺瞒蒙骗”的表述上。
①你这种掩人耳目的把戏,骗得了别人,骗不了我。
②他乔装打扮,掩人耳目,还是逃避不了仇家的追杀。
③他眼见事迹败漏,已经无法掩人耳目,只好俯首认罪。
④人蛇集团藉著渔船以掩人耳目,干的是偷渡人口的勾当。
⑤监守自盗的警卫用苦肉计掩人耳目,没想到警方一眼就看出破绽。
deceive the public(hood wink people)
人の耳目をおおう
éviter d'attirer l'attention(donner le change à qn.)
den anderen Ohren und Augen zuhalten wollen
скрывáть от людей(втереть очки)
yǎn rén ěr mù
ABCD式组合,动宾式结构
掩人耳目,常用汉语成语。ABCD式组合,动宾式结构,掩人耳目意思是:堵住人家耳朵;遮着人家的眼睛。比喻用假象迷惑;欺骗人。出自《新刊大宋宣和遗事》。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