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骑著瞎马步入险境。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后用“盲人瞎马”比喻茫然不知处境极为危险。△“咄咄逼人”
桓南郡与殷荆州语次,因共作了语。顾恺之曰:“火烧平原无遗燎。”桓曰:“白布缠棺竖旒旐。”殷曰:“投鱼深渊放飞鸟。”次复作危语。桓曰:“矛头淅米剑头炊。”殷曰:“百岁老翁攀枯枝。”顾曰:“井上辘轳卧婴儿。”殷有一参军在坐,云:“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殷曰:“咄咄逼人!”仲堪眇目故也。
东晋时的桓玄、殷仲堪和顾恺之三人是朋友,有一次闲谈告一段落,同作“了语”(把话说到尽头,了无余义)的游戏。顾恺之率先说:“火烧平原没有留下做一支火把的材料。”桓玄道:“白布缠棺,前面竖著招魂幡,人的一生就完结了。”殷仲堪说:“将鱼、鸟放生,就都一去不回了。”接著,他们又玩“危语”(说一句处境极其危险令人闻而生畏的话)的游戏。桓玄说:“在敌人矛头下淘米、剑头下煮饭,随时都会送命。”殷仲堪言:“四肢僵硬的百岁老翁,爬上枯朽的树枝。”顾恺之道:“井口的辘轳上躺了一个婴儿。”当时一名殷仲堪的参军也在场,插嘴说:“盲人骑著瞎马,在半夜来到深池旁边。”因为殷仲堪有一只眼睛瞎了,听了感同身受,便说:“咄咄逼人!嘿嘿!这真是情势太逼人,令人胆颤心寒。”后来“盲人瞎马”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茫然不知处境极为危险。
语义比喻茫然不知处境极为危险。
类别用在“胡乱摸索”的表述上。
①只凭空想像,不评估实际情况的做法,无异是盲人瞎马,自讨苦吃。
②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如果盲人瞎马,横冲直撞,是非常危险的。
③刚毕业时,徘徊在求职的十字路口,我真像盲人瞎马,根本不知道何去何从。
rushing headlong to disaster
盲が盲馬に乗(の)る。〈喻〉きわめて危険なこと
máng rén xiā mǎ
ABCD式组合,联合式结构
盲人瞎马,常用汉语成语。ABCD式组合,联合式结构,盲人瞎马意思是:失明的人骑着瞎了眼的马。比喻处于极端危险的境况中。也比喻乱闯瞎撞;非常危险。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一般作宾语、定语、状语,含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