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查字、词、成语解释_查组词 - 查字词网

道听途说

基础信息

  • 成语道听途说
  • 拼音 dào tīng tú shuō
  • 繁体道聽途說
  • 感情 贬义成语
  • 近义词 小道消息   捕风捉影   齐东野语   海外奇谈
  • 反义词 有根有据   言之凿凿   言之有据
  • 出处 春秋・孔子《论语・阳货》:“道听而涂(途)说,德之弃也。”
  •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含贬义。
  • 例句 妹子道听途说,不知是否?尚求指示。(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三回)
  • 辩形 “道”,不能写作“到”;“途”,不能写作“涂”。
  • 歇后语 大街得信小街传 —— 道听途说
  • 谜语 1. 马路消息 (谜底:道听途说)
    2. 车上放广播 (谜底:道听途说)
  • 故事 古时学者艾子的邻居毛空是一个不务正业的人,经常把外边听到的事情加以夸大说给艾子听。一次他说:“一只鸭子一次下了100个蛋。”艾子不信,他又说天上掉下一块二十丈长十丈宽的大肉,而且还信誓旦旦地说他亲耳听来的。

成语解释

【释义】

即“道听涂说”。见“道听涂说”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道听涂说”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鲁人。初仕鲁,为司寇,摄行相事,鲁国大治。后周游列国十三年,不见用,年六十八,返鲁,晚年致力整理古代经典。有弟子三千,开平民教育先河。孔子是一个很严谨的学者,对学生品行的要求甚至超过他们在学问上的成就,在《论语・阳货》中,孔子曾说:“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意思就是说,在道路上听到的话,如果没有查证就随便传扬出去,有德行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皇侃疏中对这句话加以解释:“若听之道路,道路乃即为人传说,必多谬妄。所以为有德者所弃也。亦自弃其德也。”意思就是说,一个人如果想要对人讲述道理,必先钻研日久,有所心得,才能对人讲述,在道路上随便听到的消息,一定很多谬误,不能轻易相信,更不能当成是真的,迳向他人转述,如果这样去做,便是自己毁弃自己的德行。后来“道听涂说”演变为成语,泛指没有经过证实、缺乏根据的话。

【书证】

  • 01.唐・柳宗元〈与刘禹锡论周易九六说书〉:“是见其道听而途说者,又何能知所谓《易》者哉!”
  • 02.《平妖传》第九回:“虽然求法的念头甚诚,还在半信半疑,恐怕那僧伴所言,道听途说,未知是真是假。”

成语翻译

hearsay; rumour; gossip

ききかじりの話,風の蕀(たよ)り

rumeurs(bruits)

etwas vom Hǒrensagen wissen

слышать крáем уха

成语接龙

正在加载接龙成语...

dào tīng tú shuō

道听途说

ABCD式组合,联合式结构

道听途说,常用汉语成语。ABCD式组合,联合式结构,道听途说意思是:路上听说来的;又在路上传播。指随便传说不可靠的消息;或指没有根据的消息。出自春秋・孔子《论语・阳货》。一般作谓语,含贬义。

浏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