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火烧眉毛般紧迫。形容事态严重,情况危急。※语或出明・李开先〈亡妹卢氏妇墓志铭〉。△“当务之急”
予李族多此德,而妹则其尤长也。生于正德丁卯正月二十八日,……终岁勤劳,母又时脱簪珥以给日用,妹犹蔬食布衣,仅足疗饥而御寒。一日偶见枕顶绣鞋,女贾携之而出。工巧炫丽,以为他家物,何以至此?妹言︰“吾所手制,将[1]之以救燃眉之急。”予闻之[2],洒泪不能已。人家积[3]以待嫁而为[4],今反以贫而轻弃之乎?他年予或读书有成,幸勿有忘今日。
[1]鬻:音yù,卖。
[2]惨怀:伤心难过。
[3]女工:女子所做的纺织、刺绣、缝纫等事。
[4]妆奁:嫁妆。奁,音lián。
火烧到了眉毛,当然是相当急切的事情。所以古人常用“燃眉”或者“烧眉”来比喻急迫的情况。例如在《文献通考・卷二一・市籴二》中有一段关于“燃眉之急”的记载:北宋哲宗元祐初,司马光当上宰相之后,马上想要革除王安石变法时所遗留下来的“青苗法”、“助役法”等造成百姓生活不便的律令。对于他急著想要解除百姓困苦的作为,作者说他是“革新法之病民者,如救燃眉”。在《五灯会元・卷一六・蒋山法泉禅师》篇中,也有一段关于“燃眉之急”的记载。有一天,有个僧人问大师说:“如何是急切一句?”意思是说:如何用一句话话来形容事情的急切。大师来回答说:“急切”就像“火烧眉毛”。“燃眉”、“烧眉”也可以说成“燃眉之急”、“烧眉之急”。在明代李开先为他妹妹所写的〈亡妹卢氏妇墓志铭〉里,提到自从他的父亲死后,因为家境贫困,他的母亲一年总有七八个月在乡下种田,所有家事都由他的妹妹一肩挑起。他的妹妹不但要操劳家事,而且还做手工来补贴家用。有一天,他看到一位女性商人到他家来取走一些手工非常精细的枕头套、绣花鞋。他原来还以为是别人家的东西,后来才知道,原来这些都是他妹妹巧手缝制,为自己准备的嫁妆,却为了解决家里穷困的“燃眉之急”,拿出来变卖。知道这件事后,李开先内心非常感动。另外在许多成语词典中都引了三国时代,吴国谋士张昭取笑诸葛亮的一段话。说孔明平日自比古代名相管仲、大将乐毅,可是当刘备落难,有“燃眉之急”的时候,却一点办法都没有。这段文字虽不见于《三国志》和《三国演义》,却可以拿来当做“燃眉之急”的用法参考,所以附载于此。
语义形容事态严重,情况危急。
类别用在“急迫紧要”的表述上。
①久旱成灾,抗旱已成燃眉之急。
②这事已是燃眉之急,千万拖不得。
③事有轻重缓急,先把燃眉之急的危机解决掉。
④如今先想法子解决这燃眉之急,其余的再说吧!
⑤这种性命交关,燃眉之急的大事,怎能拖拖拉拉?
⑥先不管日后工程如何验收了,燃眉之急是先把溃堤堵起来。
⑦我这点钱先让你救燃眉之急,以免发生跳票,其余的容后缓议。
同义“燃眉之急”及“当务之急”都有急迫的意思。
异义“燃眉之急”程度较重,指目前的事极为严重急迫;“当务之急”程度较轻,指目前诸事中首要应做的。
燃眉之急 | 当务之急 | 例句 |
---|---|---|
✅ | ❌ | 我这点钱先让你救燃眉之急,以免发生跳票,其余的容后缓议。 |
❌ | ✅ | 地震后的救难工作千头万绪,但当务之急是要先提供足够的避难处所来安置灾民。 |
extreme urgency
焦眉(しょうび)の急(きゅう),眉(まゆ)に火がつく
ǎuβerst dringend(etwas brennt jm auf den Nǎgeln)
экстренный(срочный)
rán méi zhī jí
ABCD式组合,偏正式结构
燃眉之急,常用汉语成语。ABCD式组合,偏正式结构,燃眉之急意思是:火烧眉毛那样地紧急。比喻事情非常急迫。出自《文献通考・市籴二》。一般作主语、谓语、宾语,形容心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