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都没有。※语或出敦煌变文《㠠山远公话》。
相公问:“十类者何?”善庆曰:“第一、有形者,见泥龛塑像,便即虚心礼拜,直云佛如须弥山,见形发心,此即名为有形。第二、是无形者,不立性处不见性,如[1],[2],万法皆无,一无所有,此即名为无形。……”
[1]水中之月:映在水中的月亮,并非实体,故用来比喻事物难以捉摸。
[2]空里之风:凭空生起的风,无中生有,比喻万有生于虚无。
“一无所有”就是什么都没有。见用于敦煌变文《㠠山远公话》。《㠠山远公话》是一则记载僧人惠远生平事迹的故事。文中,善庆即是惠远,他为宰相崔相公解释何为“无形”:“佛法是无形的,就像映在水中的月亮,凭空生起的风,是虚无空泛难以捉摸的。”原文中就用“万法皆无,一无所有”来表示“无形”。又如五代汉・王定保《唐摭言・卷三・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纪》:“逮旬日,钧异其事,驰往旧游访之,则向之花竹一无所有,但见颓垣坏栋而已。”钧回到当日宴客的地方,之前的花卉、松竹都不见了,看到的却是倒塌的墙、倾毁的房屋。引文中“一无所有”,也是指什么都没有的意思。
语义什么都没有。
类别用在“贫苦穷困”的表述上。
①我现在是一无所有,倒落得一身轻松。
②他从小过著挥霍的生活,万万没想到如今会落到一无所有的境地。
③你不知珍惜物品,再继续浪费下去的话,以后可能会变得一无所有。
④别看小陈现在如此富有,年轻时除了几件破衣服以外,他几乎是一无所有。
⑤不要以为有庞大祖产就可以好吃懒做,这样坐吃山空下去,早晚会一无所有。
have nothing at all
être dans un dénuement complet
gar nichts besitzen(mittellos sein)
нечего не было за душой(абсолютно ничего не иметь)
yī wú suǒ yǒu
ABCD式组合,动宾式结构
一无所有,常用汉语成语。ABCD式组合,动宾式结构,一无所有意思是:什么都没有(一:一概;完全)。
出自《敦煌变文集・庐山远公话》。一般作谓语、定语,含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