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查字、词、成语解释_查组词 - 查字词网

不可救药

基础信息

  • 成语不可救药
  • 拼音 bù kě jiù yào
  • 繁体不可救藥
  • 感情 贬义成语
  • 近义词 无可救药   病入膏肓   气息奄奄
  • 反义词 妙手回春   旭日东升   手到病除
  • 出处 《诗经・大雅・板》:“多将熇熇,不可救药。”孔颖达疏:“多行惨酷毒害之恶,熇熇然使恶加于民,不可救止而药治之。”
  •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比喻事态严重。
  • 例句 怀疑与猜忌,难道就竟已成了他们不可救药的根性了吗?(郑振铎《桂公塘》十四)
  • 正音 “不”,读作“bù”,不能读作“bú”。
  • 辩形 “药”,不能写作“要”。
  • 辨析 见“病入膏肓”。
  • 歇后语 1. 药王爷摇头 —— 不可救药
    2. 病入膏肓 —— 不可救药
    3. 病人装进棺材 —— 不可救药
  • 谜语 1. 绝症 (谜底:不可救药)
    2. 病入膏肓 (谜底:不可救药)
  • 故事 西周时期,周厉王继位后贪财好利,实行残暴统治。老臣凡伯极力劝谏周厉王,他写一首长诗,其中有“多将熇熇,不可救药。”,周厉王不听他的劝谏,继续一意孤行,终于在公元前842年被平民暴动赶下台,西周衰败。

成语解释

【释义】

病重无药可医治。比喻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语出《诗经・大雅・板》。

【典源】

《诗经・大雅・板》

天之方难,无然宪宪。天之方蹶,无然泄泄。辞之辑矣,民之洽矣。辞之怿矣,民之莫矣。我虽异事,及尔同寮。我即尔谋,听我嚣嚣。我言维服,勿以为笑。先民有言,询于刍荛。天之方虐,无然[1]。老夫[2],小子[3]。匪我言[4],尔用[5]。多将[6],不可救药。天之方懠,无为夸毗。威仪卒迷,善人载尸。民之方殿屎,则莫我敢葵。丧乱蔑资,曾莫惠我师。

注解

[1]谑谑:音nüè nüè,快乐的样子。

[2]灌灌:诚恳的样子。

[3]𫏋𫏋:音jiǎo jiǎo,骄傲的样子。

[4]耄:音mào,昏乱。

[5]忧谑:戏弄调笑。忧,通“优”。

[6]熇熇:音hè hè,火势炽盛的样子,多指惨毒的恶政。

【典故】

《诗经》是最早的诗歌总集。采集从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年间的歌谣作品和宗庙乐章,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雅又分大雅、小雅,〈大雅〉收诗三十一篇,多为王室贵族雅正的乐歌。〈大雅・板〉这首诗内容是假借劝告同事,事实上是用来劝戒君王。其中一段:“上天正为害无道,不要还沉迷在快乐中而不自知。我是很诚恳的,并不是因为年老头脑不清楚才对你们说这些话,而你们这些年轻小伙子却摆出一副骄傲的样子,还用戏弄调笑的态度来看待这件事。歹毒的坏事做多了,就像病得很重的人没有药可以救治。后来诗中的「不可救药”演变为成语,就用来比喻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书证】

  • 01.《诗经・大雅・板》:“老夫灌灌,小子𫏋𫏋。匪我言耄,尔用忧谑。多将熇熇,不可救药。”(源)
  • 02.《宋史・卷二三・钦宗本纪》:“赞曰:『……惜其乱势已成,不可救药;君臣相视,又不能同力协谋,以济斯难。』”
  • 03.宋・周密《癸辛杂识・后集・贾相制外戚抑北司戢学校》:“垢面弊衣,冬烘昏愦,以致靡烂惭尽而不可救药。”
  • 04.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辩》:“倘犹于此而无见焉,则是野狐外道,蒙蔽其真识,不可救药,终不悟也。”

【用法】

语义病重无药可医治。

类别用在“病重垂危”的表述上。

例句

他这病来得好猛,一下子就被宣布不可救药了。

医生向家属说明患者得的是绝症,已经不可救药了。

他的病本来已不可救药了,但练了气功后,竟然慢慢好转起来。

语义比喻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类别用在“程度严重”的表述上。

例句

这部电脑已坏得不可救药,不能再修了。

这歹徒无恶不作,是个不可救药的重刑犯。

局势已坏到不可救药的地步,回天乏术了。

他又偷钱,又敲诈,弄得老师都觉得他已不可救药了。

我相信误入歧途的青少年中真正不可救药的,是极少数。

我不认为他的行为已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我们仍应尽量帮助他。

这家公司负债太多,老板虽有心振作,但却已是病入膏肓,不可救药了。

成语翻译

be beyond cure

救(すく)いようがない

irrémédiable(incorrigible)

moralisch nicht zu retten sein(unbelehrbar)

неисправимый

成语接龙

正在加载接龙成语...

bù kě jiù yào

不可救药

ABCD式组合,偏正式结构

不可救药,常用汉语成语。ABCD式组合,偏正式结构,不可救药意思是:病重得没法医治。比喻人或事物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也作“无可救药”。出自《诗经・大雅・板》。孔颖达疏:“多行惨酷毒害之恶,熇熇然使恶加于民,不可救止而药治之。”一般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比喻事态严重。

浏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