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顺随自己的心意去做事。语本《论语・为政》。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1]。”
[1]逾矩:超越常规,不守规矩。逾,音yú。
“随心所欲”原作“从心所欲”,见于儒家的重要典籍《论语》一书中。《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记述了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其弟子自相问答的言语,由孔门后学记录而成,为儒家思想所依据的经典。〈为政〉篇中孔子自述生平修养进程,他说:“我十五岁时立志向学,三十岁时自立于社会而有所成就,四十岁时能明了事理而无所迷惑,五十岁时明白了天地万物生成运行的自然法则,六十岁时能聆听并了解他人话中的真义,七十岁时则能完全顺从自己的心意做事,而且不会逾越法度。”由孔子这段话可以得知,当人修养到极致,万事万物的道理了然于胸,自身的行为会自然而然地容入天地运行的法则,而不会有所违逆。可知“从心所欲,不逾矩”,当是儒家修身养性的最终目标。“随心所欲”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完全顺随自己的心意去做事。但后来在使用这句成语时,有时会转用于任意施行而不管是否造成危害的负面表述。
语义比喻完全顺随自己的心意去做事。
类别用在“随意而行”的表述上。
①李先生计划退休以后,随心所欲地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
②如果你再这样随心所欲放纵下去,将会蹉跎掉宝贵的时光。
③踏入社会后,再也不能像从前那样随心所欲地放任自己了。
④每个人都想过随心所欲的生活,却很少人能够摆脱现实的束缚。
⑤家中富有加上父母的溺爱,小王总是随心所欲地吃喝玩乐而不求上进。
⑥只要是正当的休闲,我们都应该让青少年随心所欲,发挥自己的才华。
⑦直到他躺在病床上,一切都不能随心所欲时,他才体会到健康的重要。
do whatever one wants
何でもしたい放題(ほうだい)のことをする。ほしいままにふるまう
faire à sa guise(survre ses caprices)
nach Lust und Laune handeln(etwas willkürlich tun)
действовать по своему усмотрению
suí xīn suǒ yù
ABCD式组合,动宾式结构
随心所欲,常用汉语成语。ABCD式组合,动宾式结构,随心所欲意思是:随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一般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