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身”,居处得以容身。语出《吕氏春秋・有始览・谕大》。“立命”,修身养性以奉天命。语出《孟子・尽心上》。“安身立命”指居处得以容身,生活便有著落,精神上亦有所寄托。
燕雀争善处于一室之下,子母相哺也。姁姁焉相乐也,自以为安矣。灶突决则火上焚栋,燕雀颜色不变,是何也?乃不知祸之将及己也。为人臣免于燕雀之智者寡矣。夫为人臣者,进其爵禄富贵,父子兄弟相与比周于一国,姁姁焉相乐也,以危其社稷,其为灶突近也,而终不知也,其与燕雀之智不异矣。故曰:“天下大乱,无有安国;一国尽乱,无有安家;一家皆乱,无有安身。”此之谓也。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1][2],修身以[3]之,所以立命也。”
[1]殀寿:短命或长寿。殀,音yǎo。
[2]不贰:不疑。
[3]俟:音sì,等待。
“安身立命”系由“安身”及“立命”二语组合而成。 “安身”是出自《吕氏春秋・有始览・谕大》,其中有一个小故事,说:老燕雀和小燕雀居住在某户人家的梁上,自以为非常安全,不料有一天,这户人家突然失火,燕雀的巢也跟著遭殃了。这个故事提醒人们,如果天下纷乱,就没有安定的国家;如果国家纷乱,就没有安定的家庭;如果家庭纷乱,就没有得以容身的地方。 “立命”则是出自《孟子・尽心上》,孟子(公元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受学于子思弟子。提倡王道、重仁义、轻功利、创性善之说,后世尊称为“亚圣”。他认为:一个人如果能存心养性遵守天道,没有违背,那么他对于寿命的短长就毫无疑虑,只专心地修养心性,等待命数,这就是成全天命之道。后来这两个典源被合用成“安身立命”,用来指居处得以容身,生活便有著落,精神上亦有所寄托。
语义指居处得以容身,生活便有著落,精神上亦有所寄托。
类别用在“扎根立业”的表述上。
①天下之大,大丈夫何患无可安身立命的地方。
②脱离了繁华的城市生活,此后这个山村便是我的安身立命之处了。
③失去一切的老李喃喃自语道:“哪里是用人去处,足可安身立命?”
④颠沛流离许久,老王终于找到一个可以安身立命的工作,内心高兴不已。
⑤土匪烧毁了这个村落,让村民们顿时失去安身立命之处,个个显得彷徨不知所措。
⑥这个城市百废待举,急需各类人才,我们到了这里徐图发展,早晚一定可以在此安身立命。
settle down and get on with one's pursuit
ān shēn lì mìng
ABCD式组合,联合式结构
安身立命,常用汉语成语。ABCD式组合,联合式结构,安身立命意思是: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出自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一般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多用于处于困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