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同一件事,每个人看法各异。语本《易经・系辞上》。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1]见之谓之[2],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3]矣!
[1]知者:有智慧的人。知,音zhì,同“智”。
[2]知:音zhì,智慧,同“智”。
[3]鲜:音xiǎn,少。
《易经》相传由伏羲制卦,文王作系辞,孔子作十翼。共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易经》的内容,最早只是记大自然、气象、天文等变化,供古代帝王施政参考之用,一般百姓则用为占卜吉凶。直到孔子为《易经》作传,才赋予它哲理上的意义,成为儒家的重要典籍。《易经》的内容充满神秘的色彩,理念幽微莫测,由宇宙运行乃至人事生灭,都有极精辟的见解。在所引典源《易经・系辞上》中,解释了生成天地万物的“道”,说︰“阴阳的相反相生,生成了宇宙万物,这就是道。承继阴阳之道而生成万物的就是善,而成就万物的就是天命之性,也就是仁义道德。有仁德的人见到此道,就认为是仁;有智慧的人体会此道,就认为是智。百姓虽然日常受用此道,却不知晓。因此君子之道虽然涵盖万有,知道的人却很少啊!”后来“见仁见智”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对同一件事,每个人看法各异。
语义形容对同一件事,每个人看法各异。
类别用在“看法不同”的表述上。
①世界上究竟有没有外星人?这个问题见仁见智,难有定论。
②在研讨会上,大家对此议题的看法见仁见智,讨论得十分热烈。
③这个问题不一定有正确答案,大家不过见仁见智,各抒己见罢了!
④讨论问题时,由于每个人的观点和立场不同,见仁见智的现象是常有的。
⑤对于彩券的发行,是否会影响社会风气的问题,各方见仁见智,难有定论。
⑥我们为求慎重,应该多方采纳各界见仁见智的看法,再来评估政策的可行性。
different people, different views
jiàn rén jiàn zhì
ABAC式组合,联合式结构
见仁见智,常用汉语成语。ABAC式组合,联合式结构,见仁见智意思是: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出自《周易・系辞上》。一般作谓语、定语,指对同一个问题各有各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