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音shēng,尽。“美不胜收”形容美好的事物太多,无法尽收眼底。※语或出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三。△“美不胜书”、“琳琅满目”
壬寅,余过天台,[1]亡久矣。其[2][3]余小饮,捧侍郎全集,高尺许,乞作序。尽半日之暇,为之[4],见其鸿富,美不胜收。仅记其〈咏汉武〉七律一首,后四句云:“亲承文、景升平业,开辟唐、虞未有天。到底英雄晚能悔,轮台一诏是神仙。”其兄周南、弟世南,俱以甲科作广文,庞眉白发,年八十余。
[1]齐侍郎召南:齐召南(公元1703—1768),字次风,号琼台,晚号息园,清浙江天台人。乾隆初,举鸿博,授庶吉士,累官礼部侍郎,后因事株连,削职放归而卒。自幼聪颖,博学识广,精史学与堪舆之学。
[2]昆季:兄弟。
[3]延:邀请。
[4]翻撷:翻阅摘取。
“美不胜收”指美丽事物太多了,无法尽收眼底。可以用来形容风景、书画、艺术创作等。例如袁枚的《随园诗话》记载了一件事:袁枚是清代著名文人,有一次经过前礼部侍郎齐召南的家乡,当时齐召南已经过世,他的兄弟请袁枚到家里作客,拿出齐召南生前的作品,请袁枚帮忙写序。于是袁枚利用半天的时间翻阅摘录,看到内容的繁富真是美极了,实在无法一一收录。文中就用了“美不胜收”来表达齐召南的作品又多又好,很难选择。
语义形容美好的事物太多,无法尽收眼底。
类别用在“景致美好”、“物品丰美”的表述上。
①满园的牡丹花争奇斗艳,美不胜收。
②美不胜收的景色正是横贯公路迷人的地方。
③元宵灯会,万盏灯笼,火树银花,美不胜收。
④此处风景秀丽,水档流水,山抹微云,美不胜收。
⑤夕阳西下,水面上烟雾渐起,像层薄纱遮掩了羞红,景色迷人,美不胜收。
同义“美不胜收”及“琳琅满目”都是用来形容有美好的事物极多。
异义“美不胜收”侧重于难以尽观;“琳琅满目”侧重于举目皆是。
美不胜收 | 琳琅满目 | 例句 |
---|---|---|
✅ | ❌ | 此处风景秀丽,水档流水,山抹微云,美不胜收。 |
❌ | ✅ | 会场中摆满著琳琅满目的各种艺品及字画,令人目不暇给。 |
too many excellent things to be fully appreciated all at once
りっぱなものがあまりにも多くて,一遍には見きれない
es gibt zu viele schǒne Sachen,als daβ man sie alle bewundern kǒnnte
не успевать всё осмотреть
měi bù shèng shōu
ABCD式组合,主谓式结构
美不胜收,常用汉语成语。ABCD式组合,主谓式结构,美不胜收意思是:形容美好的事物、景色非常多;人们一时间领略、欣赏不过来。出自清・袁枚《随园诗话》第三卷。一般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褒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