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 · 大雅 · 桑柔》“匪言不能,胡斯畏忌”汉 · 郑玄笺:“胡之言何也,贤者见此事之是非,非不能分别皂白言之于王也。”后以“不分皂白”谓不分黑白,不辨是非。亦作:不分青白。
◎不分黑白。比喻人不能辨别是非情由,只凭一时冲动鲁莽做事。“皂”文献异文作“皂”。也作“不分青红皂白”、“不顾青红皂白”、“不管青红皂白”、“不管皂白”、“不知皂白”、“不问青红白皂”、“不问青红皂白”、“皂白不分”。
引《诗经 · 大雅 · 桑柔》“匪言不能,胡斯畏忘”句下汉 · 郑玄 · 笺:“贤者见此事之是非,非不能分别皂白言之于王也。”
《西游记 · 第一四回》:“你怎么不分皂白,一顿打死?全无一点慈悲好善之心。”
反明辨是非 是非分明
bù fēn zào bái
不分皂白,拼音是:bù fēn zào bái。成语、贬义词。意思是:不分黑白。比喻人不能辨别是非情由,只凭一时冲动鲁莽做事。“皂”文献异文作“皂”。也作“不分青红皂白”、“不顾青红皂白”、“不管青红皂白”、“不管皂白”、“不知皂白”、“不问青红白皂”、“不问青红皂白”、“皂白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