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查字、词、成语解释_查组词 - 查字词网

一方

基础信息

  • 词语
  • 繁体
  • 拼音yī fāng
  • 词性数量词
  • 近义词一种 一处 一旁 一边
  • 反义词
  • 用法

词语解释

一方yī fāng

一边。多指远处一处。指所居住地方数量词。指一个方形,犹言一片。指事务上相对的两个方面之一。一种配方药方。数量词。用于方形的东西一面表示一个动作跟另一个动作同时进行。犹言一种方法。一个方面;一带地方。一种;一类指物的一部分或事的一方。犹一斗。指东西南北四方之一。数量词。用于田地土地。一万的隐语。详“一干一方”。宋代《方田法》,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见《宋史 · 食货志上二》文献通考 · 田赋四》

引证解释

1.一边。多指远处。

《诗 · 秦风 · 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郑玄 笺:“在大水之一边,假喻以言远。”
史记 · 扁鹊仓公列传》:“扁鹊 以其言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
司马贞 索隐:“方犹边也,言能隔墙见彼边之人。”
三国曹丕 《与吴质书》:“今果分别,各在一方。”
宋 · 范成大 《送王仲显赴琼筦》诗:“十年五别岁月老一方万里音尘稀。”

2.一处。指所居住的地方。

《诗 · 小雅 · 角弓》:“民之无良,相怨一方,受爵不让,至於己斯亡。”
郑玄 笺:“无善心之人,则徙居一处怨恚之。”
西游记第六五回:“经上言三千诸佛,想不是一方;似 观音南海普贤峨眉文殊五台。”
清 · 顾炎武 《与人书》之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

3.一个方面;一带地方。

汉书 · 终军传》:“臣年少材下,孤於外官,不足以一方之任。”
《南齐书 · 竟陵王子良传》:“齐 有天下日浅,恩洽未布,一方或饥,当加优养。”
宋 · 欧阳修 《乞奖用孙沔札子》:“其养练士卒招抚蕃夷,恩信著於一方至今边人思之。”
《古今小说 · 张道陵七试赵昇》:“所以一方惧怕,每年用重价购求一人,赤身绑缚,送到庙中。”
陈沂 《奔袭刘黑七》:“我这下子活捉了他,不仅我们一方老乡除了害,我还可以立一个特等功。”

4.指物的一部分或事的一方面。

《周礼 · 考工记 · 鲍人》:“信而直,则取材正也;信之而枉,则是一方缓、一方急也。若苟一方缓、一方急,则及其用也,必自其急者先裂。”
《晋书 · 刑法志:“理者,精玄之妙,不可以一方行也;律者,幽理之奥,不可以一体守也。”
宋 · 曾巩 《请近更官制如周官六典为书札子》:“况於时异事殊,而可以胶於一方之説,泥於一偏之跡哉?”

5.一种;一类。

《慎子 · 民杂》:“是以大君因民之能为资,尽包而畜之,无能去取焉。是故不设一方以求於人,故所求者无不足也。”
淮南子 · 精神训》:“以死生为一化,以万物一方。”
高诱 注:“方,类也。”
西京杂记卷四:“其有一介之善一方之艺,居接士之馆。”

6.犹言一种方法。

吕氏春秋 · 君守》:“今之为车者,数官然后成。夫国岂特为车哉,众智众能之所持也,不可以一物一方安车也。”
高诱 注:“方,道也。”
南朝 · 梁 刘勰 《文心雕龙 · 养气》:“虽非胎息之迈术,斯亦卫气之一方也。”

7.一种配方或药方。

《南齐书 · 虞悰传》:“悰 善为滋味,和齐皆有方法……上就 悰 求诸饮食方, 悰 秘不肯出。上醉后,体不快, 悰 乃献醒酒鯖鮓一方而已。”
《西游记》第七九回:“朕得一疾,缠绵日久不愈。幸国丈赐得一方药饵俱已完备,只少一味引子。”

8.指东西南北四方之一。

唐 · 李贺 《北中寒》诗:“一方黑照三方紫, 黄河 冰合鱼龙死。”

9.数量词。用于方形的东西。

唐 · 曹松 《碧角簟》诗:“八尺碧天无点翳,一方青玉絶纤尘。”
元 · 吴昌龄 《东坡梦》第一折:“你下山去俗人家沽一壶酒,买一方肉。”
元 · 曾瑞 《留鞋记》第四折:“将绣花鞋一隻、香罗一方,揣在小生怀内。”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 · 湘事记 · 军事篇二》:“其时都督印信未刊,随取草纸一方上书都督 焦 临时命令委任某为标统,某为营官,下盖四正小印。”
臧克家 《罪恶的黑手》诗二:“有的巧思运入一方石条的花纹,有的持一块木片仔细端详。”

10.数量词。用于田地、土地。

北魏 · 贾思勰 齐民要术 · 种榆白杨》:“种榆法:於其地畔种者,致雀损穀;既非丛林,率多曲戾;不如割地一方种之。”
唐 · 王建 《上田僕射》诗:“一方新地隔河烟,曾接诸生听管絃。”
宋 · 张载 《经学理窟 · 周礼》:“井田亦无他术,但先以天下之地棋布画定,使人受一方,则自是均。”

11.数量词。指一个方形,犹言一片。

唐 · 李端 《送从叔赴洪州》诗:“后夜相思处,中庭一方。”
唐 · 刘禹锡 《生公讲堂》诗:“高坐寂寥漠漠一方明月可中庭。”

12.宋 代《方田法》,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见《宋史 · 食货志上二》《文献通考 · 田赋四》

13.一面。表示一个动作跟另一个动作同时进行。

鲁迅 《集外集拾遗 · 关于知识阶级》:“至于诸君,是与旧的不同,是二十世纪初叶青年,如在劳动大学一方读书一方做工,这是新的境遇。”

14.指事务上相对的两个方面之一。

孙中山 民族主义第四讲:“在战争的两方面,一方叫做协商国,一方叫做同盟国。”

15.一万的隐语。详“一干一方”。

国语辞典

一方yī fāng

1.某一地区

诗经 · 小雅 · 角弓:“民之无良,相怨一方。”
喻世明言 · 卷一三 · 张道陵七试赵升》:“若一年缺祭,必然大兴风雨,毁苗杀稼,殃及六畜所以一方惧怕每年重价购求一人,赤身绑缚,送至庙中。”

2.一边、一旁

《诗经 · 秦风 · 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3.整体事物的一部分或一方面。

周礼 · 冬官考工记 · 鲍人》:“信之而直,则取材正也,信之而枉,则是一方缓、一方急也。”

4.一种办法

南朝梁 · 刘勰文心雕龙 · 养气:“虽非胎息之迈术,斯亦卫气一方也 。”

5.计量名词:(1)​ 计算土地面积纵横一丈称为一方”,为“一方丈”的省称。(2)​ 方形物品一块称为“一方”。

如:“一方豆腐”。

网络解释

一方 (汉语词语)

一方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yī fāng,指某一地区;一边、一旁;整体事物的一部分或一方面。见《诗 · 秦风 · 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一方造句

  • 暂无一方的造句内容

您可能感兴趣的词

yī fāng

一方

一方,拼音是:yī fāng。数量词。意思是:①.某一地区。②.一边、一旁。③.整体事物的一部分或一方面。④.一种办法。⑤.计量名词:(1)​ 计算土地面积,纵横一丈称为“一方”,为“一方丈”的省称。(2)​ 方形物品一块称为“一方”。

浏览历史